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靚小偉

    我覺得“強迫性討好型人格”是一種心理上的問題。

    潛在心理覺得哪個人比自己強,比自己厲害,等。導致了想要去接近討好對方,最終獲得對方的注意,幫助等。

    改變這一現象,我覺得首先得讓這個人覺得自己並不差,樹立新的形象,對自己有自信,不要老出在仰視的狀態中,當然做人也不能常常處在俯視的狀態中,學會平視是最重要的,不管對方是什麼身份什麼資質,都要明白“人人平等”,你不比對方差,不需要去討好誰。

    建議:

    1.可以對這鏡子中的自己練習。

    2.然後自信的和其它人交流。心裡時刻提醒自己(我是最棒的,我不需要討好ta。)

  • 2 # 木流流馬

    討好者的英文是People Pleaser。有一本書是《The need to please》。

    (中文引進版《當你不再討好別人,全世界都會來愛你》)

    這本書的作者米基法恩,是美國的心理諮詢師。他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了討好型人格的表現、成因和治療方法。

    他提到,討好者的關注點總是在別人身上,常常無視或者故意迴避自己的內心。

    所以就算常常把自己憋出內傷,也依然無法阻止自己的討好行為。

    想要擺脫討好型人格,就需要直面自己的內心。

    1.直面情緒

    討好者通常會選擇逃避,痛苦的情緒,比如不滿,憤怒或者恐懼。透過假裝這些痛苦的情緒不存在,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比如,討好者會在電話裡向別人道歉兩個小時,但對方覺得問題根本沒有解決,於是電話不停的打進來。討好者雖然看著螢幕上的未接來電,渾身發抖,但就是不敢告訴對方,別打了,再打自己要生氣了。

    這就是透過迴避或者無視,來,壓抑自己的情緒。但是壞情緒,就像壓力鍋,越壓抑,壓力就越來越大,那麼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就越來越小,同時更容易產生對自己的不滿、憤恨。

    我們可以回憶一個場景。趕緊下班回家,一隻拖鞋被你的小狗叼走了,你想從狗嘴裡搶回拖鞋。但小狗卻和你展開了拉鋸戰,你越用力小狗咬的就越緊。最後你精疲力盡,終於放棄了,結果小狗也鬆開了拖鞋。

    我們可以,借用這其中的一個原理,來應對自己的壞情緒。

    當我們以更獨立的視角來審視壞情緒時,就像天空中飄來了幾朵烏雲,有一朵是,我不能讓她高興,旁邊的一朵是我實在是一無是處。就是這樣,靜靜的待著,不和自己的壞情緒做任何抗衡,只是觀察他們,等待他們飄走。

    2.講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很多人選擇的工作,只是父母喜歡的,但並非是自己喜歡的,這樣做只是為了討好父母。

    他或者總是在抱怨,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卻從不肯開口提出自己的需求。

    抱怨其實已經成為了討好者的一種防禦。只有突破,這個防禦,才能勇敢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而這個行為,就會是討好者不再恐懼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了。

    楊絳先生,在百歲高齡時,曾說過一句話:我們曾如此盼望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製作牛肉炒麵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