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Top10
-
2 # 書生吳用
你來問,我來答。元朝的開河變鈔,通貨膨脹是相當嚴重。變鈔法施行後,新鈔與銅鈔同時流通,然行之未久,物價騰踴,價格翻十倍,京師新鈔十錠(每錠五十貫),換鬥米不可得。所在郡縣,皆以物貨相貿易,公家、私人所棄之鈔山積,新鈔難以通行,只得廢止。
百姓窮困潦倒,而蒙古皇室和政府卻越來越腐敗昏聵,君主更加貪得無厭,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金銀財寶、布帛米麥,搜刮一空運到漠北,使得“貧極江南,富誇塞北”。
此外,蒙古上到皇室、貴族,下至官僚、地主,以及軍隊、僧侶的一切吃穿用度,都由漢人、南人負擔,然而漢人、南人的生命財產卻毫無保障,隨時會被洗劫一空,甚或有殺身之禍,又無處伸冤,也無從伸冤。再加上統治者姦淫擄掠,無惡不作,於是就激起民憤,結下民族仇恨。朝政如此不堪,以致於天下人心思亂,群雄蜂起。
一時間,大江上下,黃河兩岸的人們揭竿而起,雲集響應,轟轟烈烈的紅巾軍大起義就此拉開序幕。
時人譏諷道:
丞相造假鈔,舍人做強盜。
賈魯要開河,攪得天下鬧。
元惠宗(元順帝)在位之初,1335年燕帖木兒的兒子唐其勢陰謀推翻,另立元文宗義子答剌海。幸右丞相伯顏粉碎叛亂,但屬於保守派的他掌握朝政,權力盛大。他禁止漢人參政並取消科舉,這些都與元惠宗發生衝突。1340年元惠宗在伯顏之侄脫脫的幫助下,終於廢黜伯顏。脫脫為相與元惠宗親政前期時,元廷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頒行《至正條格》法規,使得革新政治,社會矛盾緩和,史稱至正新政。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遼史》、《金史》、《宋史》三史,由右丞相脫脫(後改由阿魯圖)主持,兩年後修成。然而元惠宗後期怠於政事,以至於在1350年發生天災人禍後引來民變。
元朝後期,特別是1340年代中後期至1350年代期間,乾旱、瘟疫與水災時常發生,且自宋朝奸臣杜充挖開黃河大堤以致奪淮入海後,黃河地區水患尤其嚴重,若以歷代中國王朝的次數作比較,秦漢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 1.6 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與此同時,元廷財政體系崩潰,通貨膨漲嚴重,不斷收取各種賦稅,使百姓的生活更加艱苦,使得白蓮教逐漸流行,併成為對抗元廷的勢力。早在1325年就發生過河南趙醜廝、郭菩薩領導的武裝起事。1338年江西袁州(今江西宜春)彭和尚、周子旺等白蓮教徒起義失敗,彭和尚逃至淮西。1350年元廷下令變更鈔法,鑄造“至正通寶”錢,並大量發行新“中統元寶交鈔”,導致物價迅速上漲。隔年元惠宗派賈魯治黃河,欲歸故道,動用民伕十五萬,士兵二萬。而官吏乘機敲詐勒索,造成不滿。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劉福通等人決定在5月率教眾起事,但事洩,韓山童被捕殺。劉福通再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殺出重圍,指韓山童為宋徽宗八世孫,打出“復宋”旗號,以紅巾為標誌。其後郭子興於安徽濠州起事,芝麻李等人佔領徐州,此為東系紅巾軍。西系紅巾軍方面,彭瑩玉、鄒普勝與徐壽輝在湖北蘄州起事,國號天完。紅巾軍勢力遍佈河南江北、江南、兩湖與四川等地,還有非紅巾軍的張士誠等部的起事,民變揭開元朝滅亡的序幕。於元末民變期間,士人多不屑參加叛軍,叛軍也很少利用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