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翩翩紅樓

    僧格林沁(1811年7月24日-1865年6月12日),博爾濟吉特氏,蒙古族,著名愛國將領 ,晚清名將,蒙古科爾沁旗(今屬內蒙古)人,貴族出身,善騎射,被清廷稱為"國之柱石"。 道光五年(1825年),入嗣襲扎薩克多羅郡王。旋入京,為御前行走。道光十四年(1834年),授御前大臣。後歷任領侍衛內大臣、正藍旗蒙古都統、鑲白旗滿洲都統等職,頗得道光、咸豐兩帝寵信。

    咸豐、同治年間,僧格林沁參與對太平天國、英法聯軍等戰爭,軍功卓著。咸豐五年(1855年),擊潰太平天國北伐軍,俘林鳳祥、李開芳,晉封博多勒噶臺親王。

    咸豐九年(1859年)僧格林沁到天津督辦大沽口和京東防務,第二次大沽口之戰面對來犯英法聯軍,僧格林沁帶領部隊,奮起抵抗,痛擊英法聯軍。戰鬥擊沉敵艦4艘、重創敵艦6艘,擊斃、擊傷英法聯軍484人,重傷英軍海軍司令何伯(賀布)。

    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僧格林沁被捻軍誘至山東曹州(今山東菏澤市)高樓寨,隨後陷入重圍。五月十九日晚,僧格林沁率少數隨從冒死突圍,當逃至曹州西北的吳家店時,中傷墜馬,被捻軍張皮綆斬殺在麥田,終年五十五歲。僧格林沁戰死疆場,令清廷上下一片震驚,皆以失去"國之柱石"而惋惜。

    由於僧格林沁平素愛護百姓、善待士卒,聽說他去世的訊息,百姓罷市,巷哭野祭。靈柩返回北京時,獻上的萬民傘有七十多柄,兵弁、百姓皆迎祭,哭聲震地。 清政府以親王規格為僧格林沁舉行了葬禮,同治帝和慈禧親臨祭奠,賜諡號"忠",配享太廟,在北京、山東、河南、盛京等地建"昭忠祠",並繪像紫光閣。在科左後旗吉爾嘎朗博王府東建祠堂一座供奉僧王影象。在額布力爾協日嘎地方另建僧王塑像祠一座,並繪像紫光閣。

    張皮綆(1849-1873),渦陽張老家北張樓村人,出身貧寒,全家為捻。父親兄長投在黃旗張正江部下,張皮綆隨母在家。張樂行殉難後,張老家一帶經常遭清兵抄查,母子不能存身,逃至親戚家避難。張宗禹從定遠歸雉河集,招兵裝旗,張母領張皮綆投捻,被張宗禹收為捻童,隸黃旗隨營。

    癸開十三年(1865 年)四月,曹州戰役,張宗禹誘僧格林沁入伏,分割包圍殲之。僧格林沁突圍時受傷落馬,潛伏麥田。張皮綆持刀搜尋殘敵,發現一穿黃馬褂清軍軍官,殺之,張皮綆脫其帽、珠、紅頂和花翎,穿戴至軍中,經辨認,被殺者即為僧格林沁。當時,張皮綆年僅16 歲,不久,張皮綆得知母親病故,而生父及胞兄又在軍中戰死,寡嫂在家,生活拮据。張離軍返家,用帶回的銀兩在龍山置地,改名為凌雲,娶妻,生一子,名張武。後又兼營造酒、推油,在新興集開設糧坊。

    同治十二年,清山東巡撫丁寶楨派3 名暗探,化裝成商販至渦陽,尋捕張皮綆。先在永城裴橋查詢無著。回渦陽新興集住在一家糧坊裡。恰巧,該行店主是張皮綆。因酒後失言,張皮綆為暗探所捕,從家中搜出僧格林沁的朝珠。後奉旨押解山東濟南,遭凌遲處死。刑前,張皮綆慷慨直言,述殺僧格林沁經過,歷歷如繪。

  • 2 # 立於風中的颯

    明代寶鈔沒有準備金制度,所有的紙幣都是不可兌換成黃金白銀的。由於市場投放過多的紙幣,紙幣不停貶值,最終崩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基投影燈儀質量咋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