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石真是各種坑蒙拐騙的重災區
在緬甸,有無數的當地人靠這個行當生存,每天在礦區,這些原石會經過一遍又一遍的篩選,有價值的原石成為漏網之魚的真的是鳳毛麟角,幾萬塊買的原石,還是人家玩剩下的,切出冰種滿綠的機率比彩票中1個億的機率低多了。為什麼要買原石,我的理解是1、為了切漲,為了賺錢,當然贏面很小2、商家正常進貨,可能和題主的想法有偏差。
回到正題,與題主的理解恰恰相反,買成品,要比買原石靠譜的多的多的多,成品的真假可以透過第三方檢測機構鑑定,有CMA標誌的就夠了,現在鑑定機構很多,翡翠的鑑定簡單而靠譜,當天就可以拿了,人少的話沒幾分鐘,人多要等半天,商家鑑定5-20元,個人100-200元,不相信鑑定機構的都是胡扯。成品的好壞,透過肉眼就可以識別,種水色所見即所得,當然要買有鑑賞期的,成品也是要看實物的,不行就退貨。
而原石,開出來的99.9%都是磚頭料,也可以叫石頭料,根本達不到飾品級,幾萬塊的石頭,出來的鐲子要麼是幾百塊,要麼頂多也就千把塊,為要什麼冒著更大的風險,獲得更低的收益呢。
幾萬塊,買成品可以買個種水不錯的鐲子,飾品級妥妥的,買原石或許能出幾個垃圾手鐲,即使出了10個石頭一樣的手鐲,200一個你都賣不掉,有意義嗎。換一種說法,你花3萬買個鐲子,要出個同樣效果的鐲子,你花幾百個3萬切一車原石都切不出
說實在的原石和成品的差異巨大,有些原石挺難看的也不透(因為很厚又沒有拋光)成品可以非常美麗,當然中間要經過切割,雕刻,拋光很多很多步驟,好的翡翠如何切,適合做什麼都要經過仔細研究。原石除了專門切石頭的,雕刻的,自己進貨原石做成品的賣家,幾乎都看不懂,看得懂成品不代表看得懂原石,賣成品的翡翠商家都不懂,更何況是小白。
原石真是各種坑蒙拐騙的重災區
在緬甸,有無數的當地人靠這個行當生存,每天在礦區,這些原石會經過一遍又一遍的篩選,有價值的原石成為漏網之魚的真的是鳳毛麟角,幾萬塊買的原石,還是人家玩剩下的,切出冰種滿綠的機率比彩票中1個億的機率低多了。為什麼要買原石,我的理解是1、為了切漲,為了賺錢,當然贏面很小2、商家正常進貨,可能和題主的想法有偏差。
回到正題,與題主的理解恰恰相反,買成品,要比買原石靠譜的多的多的多,成品的真假可以透過第三方檢測機構鑑定,有CMA標誌的就夠了,現在鑑定機構很多,翡翠的鑑定簡單而靠譜,當天就可以拿了,人少的話沒幾分鐘,人多要等半天,商家鑑定5-20元,個人100-200元,不相信鑑定機構的都是胡扯。成品的好壞,透過肉眼就可以識別,種水色所見即所得,當然要買有鑑賞期的,成品也是要看實物的,不行就退貨。
而原石,開出來的99.9%都是磚頭料,也可以叫石頭料,根本達不到飾品級,幾萬塊的石頭,出來的鐲子要麼是幾百塊,要麼頂多也就千把塊,為要什麼冒著更大的風險,獲得更低的收益呢。
幾萬塊,買成品可以買個種水不錯的鐲子,飾品級妥妥的,買原石或許能出幾個垃圾手鐲,即使出了10個石頭一樣的手鐲,200一個你都賣不掉,有意義嗎。換一種說法,你花3萬買個鐲子,要出個同樣效果的鐲子,你花幾百個3萬切一車原石都切不出
說實在的原石和成品的差異巨大,有些原石挺難看的也不透(因為很厚又沒有拋光)成品可以非常美麗,當然中間要經過切割,雕刻,拋光很多很多步驟,好的翡翠如何切,適合做什麼都要經過仔細研究。原石除了專門切石頭的,雕刻的,自己進貨原石做成品的賣家,幾乎都看不懂,看得懂成品不代表看得懂原石,賣成品的翡翠商家都不懂,更何況是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