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都有著“立儲以嫡,無嫡立長”的繼承原則,秦始皇沒有正式的皇后,也就沒有所謂的嫡子。扶蘇作為大公子,理應早就立為太子,為什麼秦始皇遲遲不立?
首先來說一下秦始皇為什麼遲遲沒有立太子的問題,大家都知道秦始皇雖然一生文治武功,但在統一天下之後也做過一些糊塗事。最為出名的,就是他一心求長生的事情了。那時候的秦始皇一直都幻想著自己有朝一日可以長生不死,所以他才一直都沒有立太子,因為他認為自己既然可以永享帝位,太子作為自己皇位的繼承人這種東西是根本就不會存在的,所以他才沒有立太子。這個原因是很好解釋的,但這絕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因為其實秦始皇他自己也不太相信自己能夠求得長生。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大修皇陵,要知道秦始皇陵可是在他十三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修建的了!而且越往後,他投入的力度就越大!這一點可以看得出他其實並沒有完全相信自己就一定可以超脫生死。
更多的原因其實還是出在扶蘇的身上,前一週我跟大家說過,扶蘇是因為和秦始皇的政見不同才被秦始皇貶到了邊關的。但秦始皇至始至終都仍然希望扶蘇能夠繼承自己的皇位,也一直都把扶蘇當做自己的繼承人來培養的。而且扶蘇作為秦始皇的嫡長子,也是名正言順的第一繼承人。而那時候的扶蘇已經被他貶到了邊關,如果要立扶蘇為太子的話,就必須要把他叫回來,但他又不喜歡扶蘇和他頂撞,所以只好把扶蘇一直放在邊關,不立太子了。
而他的眾多兒子裡,扶蘇再不討喜他的能力也仍然是擺在那兒的。所以說秦始皇心裡也很清楚,有朝一日如果自己真的不在了,扶蘇一定是最好的繼承人。而且扶蘇的治國方針其實和後來的西漢時期文景二帝的治國方略很相似,這樣的治國之道雖然秦始皇很看不起,但那確實是當時秦帝國最好的治國方略了。
所以說秦始皇就算是再不喜歡扶蘇,也只能夠選擇扶蘇了。要知道在當時他所有的孩子中,不管是聲望還是賢名,又或者是能力扶蘇都是最好的。而且秦始皇討厭的並不是扶蘇本人,而是討厭扶蘇的治國方略而已。對這個兒子他仍然是十分喜愛的,不然他也不會把扶蘇貶到蒙恬的身邊了。要知道在當時的秦國,打仗最厲害的就數蒙恬和王離兩人了。要是他真的討厭扶蘇的話,就不會把他放在蒙恬的身邊了。
秦始皇以為自己這麼做可以說是既讓自己舒服了又可以讓扶蘇得到歷練。將來自己也好放心把這個龐大的帝國交到扶蘇的手中。就算自己有一天突然死了,有人要擁立別人為帝,扶蘇身邊也有著蒙恬和三十萬大軍。完全可以靠著這股力量奪回政權。所以他根本就不用擔心身後之事。
但他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他在扶蘇心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這裡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個兒子。因為和自己父親的一些意見有所不同而大吵了了一架,並且被父親趕出了家裡。這時候你的心情會怎樣?在你心中那個父親的形象又是怎樣的?
可以說當時的扶蘇就是一個在家受了委屈之後跑出去的孩子,原本還希望自己的父親能夠心軟叫自己回去,可苦苦等了許久之後等到的卻是一紙催命符!當時的扶蘇的心情有多失落可想而知。秦始皇雖然可以說是千古一帝,可在這件事情上他還是失算了。也正是這個原因,才造成了秦帝國的迅速崩塌!
自古以來都有著“立儲以嫡,無嫡立長”的繼承原則,秦始皇沒有正式的皇后,也就沒有所謂的嫡子。扶蘇作為大公子,理應早就立為太子,為什麼秦始皇遲遲不立?
首先來說一下秦始皇為什麼遲遲沒有立太子的問題,大家都知道秦始皇雖然一生文治武功,但在統一天下之後也做過一些糊塗事。最為出名的,就是他一心求長生的事情了。那時候的秦始皇一直都幻想著自己有朝一日可以長生不死,所以他才一直都沒有立太子,因為他認為自己既然可以永享帝位,太子作為自己皇位的繼承人這種東西是根本就不會存在的,所以他才沒有立太子。這個原因是很好解釋的,但這絕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因為其實秦始皇他自己也不太相信自己能夠求得長生。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大修皇陵,要知道秦始皇陵可是在他十三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修建的了!而且越往後,他投入的力度就越大!這一點可以看得出他其實並沒有完全相信自己就一定可以超脫生死。
更多的原因其實還是出在扶蘇的身上,前一週我跟大家說過,扶蘇是因為和秦始皇的政見不同才被秦始皇貶到了邊關的。但秦始皇至始至終都仍然希望扶蘇能夠繼承自己的皇位,也一直都把扶蘇當做自己的繼承人來培養的。而且扶蘇作為秦始皇的嫡長子,也是名正言順的第一繼承人。而那時候的扶蘇已經被他貶到了邊關,如果要立扶蘇為太子的話,就必須要把他叫回來,但他又不喜歡扶蘇和他頂撞,所以只好把扶蘇一直放在邊關,不立太子了。
而他的眾多兒子裡,扶蘇再不討喜他的能力也仍然是擺在那兒的。所以說秦始皇心裡也很清楚,有朝一日如果自己真的不在了,扶蘇一定是最好的繼承人。而且扶蘇的治國方針其實和後來的西漢時期文景二帝的治國方略很相似,這樣的治國之道雖然秦始皇很看不起,但那確實是當時秦帝國最好的治國方略了。
所以說秦始皇就算是再不喜歡扶蘇,也只能夠選擇扶蘇了。要知道在當時他所有的孩子中,不管是聲望還是賢名,又或者是能力扶蘇都是最好的。而且秦始皇討厭的並不是扶蘇本人,而是討厭扶蘇的治國方略而已。對這個兒子他仍然是十分喜愛的,不然他也不會把扶蘇貶到蒙恬的身邊了。要知道在當時的秦國,打仗最厲害的就數蒙恬和王離兩人了。要是他真的討厭扶蘇的話,就不會把他放在蒙恬的身邊了。
秦始皇以為自己這麼做可以說是既讓自己舒服了又可以讓扶蘇得到歷練。將來自己也好放心把這個龐大的帝國交到扶蘇的手中。就算自己有一天突然死了,有人要擁立別人為帝,扶蘇身邊也有著蒙恬和三十萬大軍。完全可以靠著這股力量奪回政權。所以他根本就不用擔心身後之事。
但他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他在扶蘇心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這裡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個兒子。因為和自己父親的一些意見有所不同而大吵了了一架,並且被父親趕出了家裡。這時候你的心情會怎樣?在你心中那個父親的形象又是怎樣的?
可以說當時的扶蘇就是一個在家受了委屈之後跑出去的孩子,原本還希望自己的父親能夠心軟叫自己回去,可苦苦等了許久之後等到的卻是一紙催命符!當時的扶蘇的心情有多失落可想而知。秦始皇雖然可以說是千古一帝,可在這件事情上他還是失算了。也正是這個原因,才造成了秦帝國的迅速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