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安交大黎荔
-
2 # 大野澤的風
在這裡,賈寶玉是對女兒和已出嫁的婆娘們(紅樓夢中的)進行對比,沒有出嫁的姑娘們都是可愛非常,而已經嫁了人的卻沒有那麼可愛了。
不管寶玉覺得不可愛,我們看一看賈府上下的婆子們,哪一個可愛?分分秒秒不再算計攀比,被生活所累,原本女兒身上的那些可愛的天分,都隨著生活的點滴磨礪而逐漸的喪失了。
再者,從寶玉講,大觀園中的女孩們,多半是陪伴他一起長大的,他對這些女孩有著天然的親近之情,不是當做姐姐就是當做妹妹,很親近,如果都要順勢嫁人的話,寶玉所已經適應的童話王國或者是青春王國就這樣破裂喪失了,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也是他內心痛苦的所在。
而從寶玉看來,女孩子嫁了人就不可愛了,多半還是自己對女孩子以及對命運的理解。
-
3 # 萍風竹雨123
賈寶玉對女孩子情有獨衷,把她們比作無價的寶珠,似乎他們做什麼都是可愛的,在她們面前,賈寶玉伏小做低,溫柔小意,因為女孩子階段是人的一生當中的春天,這時的她們還沒有被世俗的汙染,單純可愛活潑開朗。處處充滿了生機活力,處處張揚著青春與快樂。這樣的女孩讓人們一見不由的想與之為伍。
但是女孩子一旦成為女人,勢必會經歷到後院兒的是是非非,見識到世情情的起落落,沉沉浮浮,內心也不再保持著純淨,說話做事就多了城府與心機,常常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這種情況下,與他們交往就會感覺到很累,而且常常要提防她們會有什麼不良目的,因此寶玉把他們比喻成為死珠子。
到了老年,成為老女人了,會被社會的汙濁沾染的意境面目全非,這時的女人,已經失去了最起碼的作事準則,處處表現出的就是一種自私,惡毒,無趣很辣的醜惡嘴臉,與之交往,就會常常被算計到,因此被寶玉比喻為毫無生機的魚眼睛。
-
4 # 莊之簡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普遍現象啊,寶玉說這話也算不得怎麼了不起吧?是個男人都會喜歡小姑娘而不會愛去找老太婆玩啊,荷爾蒙決定眼光,動物本能而已,不過比喻是挺形象的哈哈。寶玉再大點就知道了,做了母親的老女人的耐性與韌性了,世界上不只有性魅力而已,所以女人各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優勢的。
-
5 # 陳說紅樓
這個問題可以分成三部分來說:
第一賈寶玉沉迷於女兒情,不可自拔,對於女兒情奉為聖教,不可褻瀆。
就如同第五回 開生面夢演紅樓夢 立新場情傳幻境情
解釋:開生面:呈現新的面目。指獨創新的風格或形式。
語本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筆下開生面。”
唐朝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諸多功臣而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
凌煙閣的二十四開國功勳畫像年復經年,已經褪去了新豔的顏色,蒙上了歷史的灰塵,而曹將軍丹青妙筆,又使他們恢復了生氣,重現了當年的輝煌。
曹雪芹寫《紅樓夢》,他不像唐太宗以功德為標準,
他曹雪芹以女兒情為標準,立《金陵十二釵》傳於世間。
第二:而出嫁了是顆死珠子,紅樓夢的人物都是往小了寫,十三四歲,特別是賈寶玉是個小年廢物,但真是這個年齡的人,才是人生真性情最為集中的一個年齡段。
第三:和他們的原型有關,賈寶玉的原型是太子胤礽,他最美好的年齡段正是少年,一旦成年整個朝廷和皇族就圍繞著太子寶位,產生了一場場血雨腥風。
-
6 # 青春大男孩
女人一生的三個階段:
一,人女(未婚階段)。
二,人婦(已婚階段)。
三,人母(A:18歲一38歲。
B:38歲一58歲。C:58歲一78歲。)
-
7 # Chaplee
因為出嫁之後要忙於柴米油鹽精於世故,從而也要精於算計,對功名利祿也會開始染指,比如薛寶釵勸他進士,雖然不是直接索取,也是間接求取
-
8 # 悠然閒雅
因為未出嫁的時候,女兒的心是單純的可愛的,不世故的,無憂無慮的,心裡沒有算計的,最重要的是未出嫁的女孩,心裡是無比快樂的,整個人活潑開朗,積極樂觀向上的。在紅樓夢裡,賈寶玉的身邊圍著許多的女孩,賈寶玉最喜歡女孩,他覺得女子是水做的,他見了便清爽,他覺得男子是泥做的,他見了便覺得濁臭逼人。所以他心底裡,希望紅樓夢裡的女孩總是能夠在他身邊待著,不希望這些女孩出嫁,因為這些女孩出嫁了,便不能在他身邊服侍他了,還有就是這些女孩出嫁了,在古代的時候,女孩嫁出去,好一點的給人做正妻,差一點給人做妾,命運都是不好的,為了一個男人為了家庭地位為了子嗣,在古代,嫁出去的女子,為了爭寵爭的你死我活得,為了爭寵把單純的自己黑化了,黑化成有心計內心陰暗的、悲觀消極的女人了。所以賈寶玉覺得女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出嫁了是顆死珠子,主要是未出嫁的時候女孩兒性格純潔,而出了嫁的女人一定會被世俗沾染總是活在勾心鬥角之中,有的甚至變得為人十分心狠手辣起來。
那為什麼再老了,是魚眼睛呢。我想大概是金釧兒的死給了賈寶玉內心極大的震動,如果賈寶玉不去調笑金釧兒,她在紅樓夢裡應該活得開開心心活得好好的,不至於落得個投井的下場。因為這件事,賈寶玉的內心既是愧疚的,對她母親亦是憎恨的,我想賈寶玉說女兒出嫁了是顆死珠子,再老了是魚眼睛,有暗指她母親內心陰暗之意。
本來在古代,天真活潑的女兒,出嫁了,處處要循規蹈矩,要遵守三從四德,女兒出嫁了,沒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古代,女子出嫁從夫,丈夫的想法就是自己的想法,女人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一個無法做自己的女人,怎麼開心的起來呢,感覺古代的婚姻把一個好好的女孩,出嫁了一下子變得深閨怨婦起來,反正就是不開心。所以賈寶玉說出嫁的女兒是顆死珠子很貼切,感覺好好的一個女孩,變成女人後,整日以淚洗面,消極悲觀,生活在封建禮教之下,一顆活潑可愛的無價之寶,一下子困在一個小屋裡,雖然活著,但卻像行屍走肉一樣活著,感覺沒有了光芒,天天流淚,又不動,真的挺像顆死珠子的。
再老了,比如賈寶玉他媽媽王夫人,總算熬出頭了,媳婦快熬成婆了,卻總是管著賈寶玉的婚事,還讓金釧兒丟了性命,因此賈寶玉覺得再老了的女人,比死珠子更可怕,因為死珠子只是自己傷心難過並不害人。但是當死珠子變成了魚眼睛,卻會傷害別人心狠手辣起來。
回覆列表
中國少兒的成長悲劇,《紅樓夢》早在十八世紀中葉就有所觸及,在曹雪芹的筆下,寶玉是不肯長大的,因為“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寶玉喜少女、厭媼嫗,區分出清爽與濁臭這兩種嚴重對立的生命模式,並在這一對立中得出結論:社會的世俗化要求必然扼殺人的自由天性。於是,他在大觀園這個相對封閉的小王國中抗拒長大,寶黛的小兒女痴怨之情,無往不見出孩子氣,卻也終因這種天真而夭折。
《紅樓夢》所講述的是一個少年們拒絕成長、拒絕教化、耽於理想兒女樂園的故事。我們知道,中國文化是早熟的,但受道家思想影響,又常常懷有“絕聖棄知”、“復歸於嬰兒”的心態,這種心態投射在文學作品中,更交織了提倡“思無邪”的儒家文學觀的影子,以及將感官經驗視為“夢幻泡影”的佛教反美學觀的影子。作為這些文化觀念所派生的理想人物——紅樓兒女們在大觀園裡童話般生活,成人的選擇、行動和所要承擔的生命意志,似乎都與他們毫無關聯。
《紅樓夢》關於純真的“女兒之心,女兒之境”的“無可奈何”的探討,不僅有女性解放的意義,也是關於整個人類永遠需要協調併為之付出沉重代價的個性與群體衝突的象徵。《紅樓夢》對於大觀園中象徵永恆童稚和純真的“生命之春”的歌頌,於後世文人的影響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