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作風優良z

    首先寫的前提是閱讀。

    如果我們只是浮光掠影的閱讀歷史人物,甚至是道聽途說式地瞭解他們,我們就會得到一些人云亦云的標籤化印象。比如蘇軾是曠達的,李清照是婉約的,李白是浪漫主義的,杜甫是現實主義的。

    如果我們能拋開標籤化的認知,擺脫人云亦云的慣性,深入地走進他們,我們就會發現,這些歷史上流光溢彩的人物,絕不是一個刻板的面孔所能涵蓋的,真實的他們嬉笑怒罵、喜怒哀樂生動而又豐富。

    倘若我們的閱讀視野擴充套件一些、深入一些,我們看到的將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同一化結論,而會看到觀點與觀點的碰撞,思維與思維的交鋒。

    往往我們對人對事的分歧實際上是我們所持的標準不同。比如對陶淵明的評價,有人讚揚他,有人否定他。讚揚他的人,認為他在精神方面很好地保持了一個知識分子的自我省悟,自我實現。否定他的人,認為他消極避世,是世俗意義上的失敗者。對陶淵明的評價實際上顯示出評價者心中更看重的標準是什麼。

    有時候,我們產生分歧的原因是我們所佔有的資料不同。還是以陶淵明為例,如果我們不深入地瞭解東晉時的社會政治背景,不考察陶淵明一生的生活軌跡,僅僅讀其詩文,我們得出的結論就會是——“少無適俗韻,性本愛山丘”——告別官場,是因為個性使然,不願為“五斗米折腰”。但結合詩人所處的歷史環境,我們就有理由相信,“避禍”也是陶淵明選擇辭官歸隱的重要原因。詩人所生活的晉代,有如蘇軾的《讀<晉史>》詩所言,“中原豈是無豪傑,天遣群雄殺晉人”。司馬氏的晉朝,對士大夫階層而言,是嚴重缺乏人身安全的黑暗時代。所以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會造成人物評論的片面化。

    歷史人物本身的複雜性,變化性也是產生評論分歧的原因。依然可以用後人對陶淵明的評價為例來理解這個問題。比如,通常人們會把陶淵明歸入隱逸詩人,田園詩人,讚揚他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琴書自娛,樂在田園。但如果更全面,更深入地閱讀詩人的詩作,我們依然可以從“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悽,終曉不能靜”這樣的詩句中體會到詩人淡泊下的沉痛,平靜下的不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民有個人信用報告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