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ikkm98

    任何對美好事物的追慕都必須以物為本,而此處之物如能返璞歸真於自然,那麼這種美就會變得更加真實,親切而不乏美好與理性。真水無香就是這樣一種感覺。真水,即自然界中最真最純的水,這應該是一種無論與何種物質相合都會被汙染的液體,其實所謂真,即是指它沒有任何的外在物性,也就無任何飾物贅品,無任何可以用人類的觀感去總結並表達的特性……人類唯一可以做的只是把自己的心靠近它,等待它,理解它,感受它。真水之無性之性令人著迷萬分,字尾無香以示其真。香乃人類各種感觀可以觸及並感知的一種高階的感觀體驗,為一個感知介面。真水無香一次表達以真純為文風、以自然為作風,表現愛美之心、求真之心,棄雜之心、思純之心、濾己之心。惱人的是很多人見真水無香即望文生義,與香水無端相連,使如此純真之詞頓生俗意,且不可奈。“真水無香”代表的一種境界,是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所獨有的一種境界。華人的文化,正如滋養生命的水,視之無色,嗅之無香,然而卻源遠流長,蘊含生命的真意。真水無香,應當看透一切功名利祿,遠離一切世事紛繁,杜絕一切爾虞我詐,甘食粗糲,不染紛華,修美於內,探求天道。說來容易做來難啊……關於出處說法不一一說真水無香原來佛教用語,源自印度梵文,意思是將散亂的心神凝聚一處。一說出《茶錄*品泉》—[明]張源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體。非真水莫顯其神,非精茶曷窺其體。流動者愈於安靜,負陰者勝於向陽。真源無味,真水無香。本意是表水,真水不在於顯示自身價值,而能助茶發揮到極致,比綠葉紅花之喻具有更高的境界。老子《道德經》“真水無香,真人,無智,無德,無功,亦無名。”道德經中,經常用水性來比喻上德有道者——聖人的人格。“聖人”具謙退不爭的品格。水具有柔和的特點,甘願處在卑下的地方,能滋潤萬物而不與相爭,始終如一的永遠付出......老子認為最完善的人格就應具有水的特性和美德。老子又在《天長地久》章中,用樸素辯證法的觀點,說明利他與利己是統一的,利他往往能轉化為利己,以此來說服人都來利他,都來持守謙退無私的精神。[引自道德經釋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魅族x8、小米8se,三星A60元氣版哪款價效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