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般諡號“高”的是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努爾哈赤雖然是清太祖,但他在位期間只是後金政權,而且當時都以大汗稱呼之,只是到了兒子皇太極稱帝后才將死去的努爾哈赤稱呼“先汗”改為“先皇”,而且他的兒子皇太極時期也沒有入關,到了孫子福臨時期才入關的,追尊太祖廟號正常,為何還把早就弄好的諡號“武”改為高?想要與努爾哈赤同時期的明朝爭正統嗎?
13
回覆列表
  • 1 # 文史獸

    有的,但不是因為和明朝的正統之爭,而是因為滿漢之爭。具體的說,是定清朝開國之君是誰的問題。

    “高”字作為廟號是從商朝開始的,作為諡號則是從漢朝開始(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有開國肈基的意思,所謂“諡法無‘高’,以為開國立朝功最高,故特起名焉”。

    到了清朝,皇帝諡號已經變得很長很長,所以一般以最後一個字為主諡,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字。努爾哈赤原本諡號“武”,這個諡號可以說名副其實。但是到了順治朝,情況發生了改變。

    清朝入主中原,是在順治帝在位時完成的。在順治之前,清或者說後金,都只能算是地方政權,中原正統王朝是大明朝。

    大明朝為李自成所滅,清朝又以大明繼承者的姿態滅了李自成。順治十分清楚,要統治這片華夏大地,必須籠絡好漢人,所以他去崇禎帝墳前祭拜,擺明了我大清朝是繼承明朝。這一舉措,確實也贏得了不少漢人的好感。

    所以順治帝死後,滿漢之間便掀起了一場諡號之爭。以吏部尚書孫廷銓為代表,主張將順治帝的諡號定為“高”,“大行皇帝龍興中土,混一六合,功業同於開創。宜諡為高皇帝。”但以鰲拜為代表的勢力激烈反對,認為順治帝的諡號應該定為“章”。區別在哪裡呢?

    諡號為“高”,表示順治是清朝開國之君,滿漢一統之君,有滿漢平等的意思。諡號為“章”,表示順治只是後金繼業之君,有滿人優先的意思。

    孫廷銓等本想趁著滿人對“禮”還比較懵懂的狀態,來個先入為主,蓋棺定論。但是被敏銳的鰲拜察覺了,他如何容忍這種事發生!於是,順治帝諡號最終被定為“章”,為了防止後人翻案,鰲拜等又改努爾哈赤的諡號為“高”,這樣以祖壓孫,按照“卑不動尊”的原則,後世就再也沒有人能夠用“高”這個諡號了。

    果然,鰲拜勢力後來被康熙帝剿滅,但即便宏圖偉略如聖祖康熙皇帝,就算再怎麼想營造滿漢一家的氛圍,到了諡號問題,也都再不可能推翻重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散戶如何快速掌握KDJ選股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