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管理和被管理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管理者往往被指責為管理不當。
4
回覆列表
  • 1 # 專案管理視界

    德魯克認為管理的本質是激發每個人的“善意”。從這個角度講,管理不當就是引發或激化組織內部的矛盾,進而降低了組織效率。

    上面是從人的角度看。如果從做事的角度看,資源利用低,計劃不準確,風險控制不當等等這些都可以算是管理不當。

    個人認為管理不當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團隊有沒有把事情做好。例如布魯格水電站的事情。

  • 2 # 神馬娛樂文化服務

    什麼是管理得當,這樣的問題有答案嗎,或許在別的地方有,但中國沒有,因為沒有判斷的標準,或者說我們的標準就是“我說你當你就當,說你不當你就不當”。所以,說我們這裡沒有管理得當這樣的一個“詞彙”,難道作為一個管理者應該滿足所有人的意願的方式進行管理嗎?那是管理嗎?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們的管理“哲學”。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歐美管理的哲學,他們認為“人”是管理的最小單位,把每一個組織成員都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分別賦予權力和責任,稱之為權責分明,個別給予報酬,並且建立同工同酬的制度,以求對每一成員,都能夠一視同仁,賦予平等的地位。個人與個人之間,用合同來規範,依規定來運作。同時一切具體化、透明化、明確化,儘量透過文字說明,凡事依法而行。

    但是在我們這裡不一樣,首先我們是人,不是“東西”,怎麼能一樣,怎麼可以同工同酬,“我做的比他多,憑什麼跟他拿一樣的工資”,“他就沒怎麼做事,居然拿得比我多”不行。

    對於賦權,我們也和國外的制度不一樣,國外更多的是以績效為基準,在這個專案中,誰的表現可以的,他擁有可以繼續晉升的潛能,我們應該給機會,培養他,他可以為公司創造更多的盈利,

    而我們國內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晉升考慮更多的是,“他是不是有利於我”,“我可不能找個白眼狼”,“請神容易送神難”等等。

    同工同酬尤其違反我們生活的理念的,因為我們受儒家思想影響,很難做到“平等”,在管理上就更是如此。祖宗有話“才也養不才”,人才分起來,有“才也”和“不才”兩種,前者為“能力高強的人”,後者為“能力不足的人”。“才也養不才”的意思,就是“能力高強的人,要為能力不足的人服務”。人生既然以服務為目的,有服務的機會,應該感激不盡才對,怎麼可以計較什麼同工同酬呢?中國社會,普遍認為“能者多勞”是正常現象,而又大多自稱“不才”,若是同工同酬,誰願意多勞,又有什麼人委屈自己為不才呢?

    一視同仁,更是嘴巴上說得好聽的話。我們主張“差等的愛”,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先後,也有親疏。而一視同仁,帶有“好人、歹人不會分”的意味,那就是是非不明,不足以服人了。華人比較偏愛“大小眼”,很難一視同仁。

    所以,我們這裡想得到的並不是一樣的機會和待遇,而是我要好於其他人,這就是管理得當啊。哪個管理者可以幫助每個人的待遇優於任何人。這是一個不成立的事件。

    但是怎麼才能是管理“得當”呢?我們偉大的祖宗們也想到了方法,“中庸”。

    所以,你經常可以“看到”,“聽到”那些老闆在講“中庸”,還頭頭是道。話說回來,在中國,管理得當更多的是講一個“度”,或者是傳遞一個“誘導性的資訊”,讓對方相信,你跟他是“得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代無特長的專科生,出路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