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680789741437486
-
2 # 話匣子紅追
轉專業很難,具體流程這裡不表。
單說以前的同學和現在的同學是什麼想法。
你只需記住一句話,做你自己想做的事,不必在乎別人怎麼說。
你原來的同學基本分兩派,一派是和你想法差不多的人,對你心生仰慕,十分讚揚,覺得你有能力有勇氣轉專業,值得學習。另一派和你想法不同的就會說你傻,等著看你的笑話。
同樣,新專業的同學也是一樣,一部分對你欽佩,一部分坐等看你笑話。
至於最後什麼看法佔據大局勢?就要看你在新專業中發展了。如果你學習好,發展好,不管什麼同學都會說“看看人家,多厲害,換專業後就是不一樣,我早就說了,某某絕對差不了”
如果你學的啥也不是,大家就都會說“讓他得瑟,還換專業!現在後悔了吧,早就看他不是那塊料”
努力提升自己才是硬道理,別人的議論聽聽就好。
-
3 # 遇到岔路口
瀉藥,
答主是轉專業生。
剛轉專業時的主要的感受是孤獨,由於答主一直住在原專業宿舍,所以與新學院同學聯絡不密切,基本上課下課吃飯都是自己。所以需要自己主動融入新班級,但是透過這個過程也非常能鍛鍊自己的獨立能力。而且好在原宿舍氣氛很不錯,舍友並沒有因為我換了專業班級就疏遠我,所以每當勞累了一天回到宿舍的時候就很放鬆。
另外一點,轉專業的確比較累,但是那段日子也很充實,因為你知道自己是為自己學習,所以積極性也很高。答主當時需要補修大一課程,同時同步進行大二課程,而且大一大二在不同校區,所以每天都在來回奔波,不過那段日子現在回憶起來挺幸福的,因為你有明確的目標,能看見自己每天的進步,所以雖然身體上累一些,但精神上是飽滿的。
現在所有大學都有轉專業的機制,但總體來說是很難的。首先是很少能夠跨學院轉專業,比如從文學院轉往計算與數學學院。其次,基本是要靠績點(包含考試成績和實踐活動等的綜合評定)排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之內。第三是大學多數不提倡轉專業,實際轉專業的人數比例是很少的。第四,很多大學已經逐步改製為大類招生,跨類轉專業就更少更難。第五,一般來說,當初很多學生帶著轉專業的目的入學,但通常透過一年左右的大學生活,意願遠沒有像當初強烈。總體來說,如果所選大學的檔次差距在半檔到一檔之間的時候,直接透過分數選到專業更穩妥。
但請你不要有所顧慮,一個新的環境可以幫助你更好的發展,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也請你不要對之前的同學或老師有愧疚之心,他們也會選擇尊重你的決定,既然選擇了就請你堅持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