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風丶煖心
-
2 # 石大哥14
蔡東藩(1877年一1945年),名郕,字椿壽,號東藩,中國清朝至民國年間浙江省山陰縣臨浦(今屬蕭山)人,著名演義小說家,歷史學家。前漢演義中的秦始皇,是他在“演義救國”思想指導下創作的系列長篇歷史小說,以正史為經,軼聞為緯,體例特殊的演義鉅作。
在大多“演義”中,是秉承著一條“七分事實、三分虛構”的寫作方法。尊重歷史,但又不拘泥歷史,能把很多野史糅合融化進去。但蔡東藩卻相反,他竭力反對史無據的虛構。反過來,也是他的創作艱難之處。通過歷史看秦朝:首先,秦朝是由戰國時代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統一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秦始皇完成了統一六大諸侯國事業,實現了分封制到郡縣制的轉變。他所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及其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為後世帝王所取用。
其次,與秦始皇分割不開的還有一個人,呂不韋。據《史記》中記載,秦國丞相呂不韋本為河南濮陽的鉅富,是遠近聞名的大商人。後步入政界,權傾朝野,一手遮天。在《資治通鑑》中也提起呂不韋:陽翟(今河南禹縣)的大商人呂不韋來到趙國的國都邯鄲,碰見了異人,這個人就是後來的秦莊襄王:子楚。呂不韋是個非常精明的商人,策劃了“奇貨可居”的奇謀,使自己日後有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秦始皇是秦國莊襄王的兒子。莊襄王在趙國當人質的時候,遇見了呂不韋的妾姬,很是喜歡,後來就娶了她,生下了始皇帝,取名叫政,姓趙(歸國後恢復贏姓)。贏政13歲的時候秦莊襄王去逝,他就接替了王位,呂不韋自稱是他的“仲”父。呂不韋養了三千門客,作為智囊團,替他想出各種辦法來鞏固政權。這些門客三教九流的人應有盡有。他們把自己的見解和心得都提出來寫在書面上,彙集起來,編成了一部20餘萬言的鉅著《呂氏春秋》。秦王政即位後,奉趙姬為王太后,太后長期與丞相呂不韋保持曖昧關係。隨著秦王政年齡的漸長,,呂不韋害怕這種不正當關係暴露,引來殺身之禍,便秘密推薦繆毐做太后的情夫,自己則從中抽身。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群臣為秦王政舉行隆重的成年加冠慶典。
繆毐怕自己丑事暴露被殺,乾脆起兵謀反。事件被平定後,在審查此案的過程中,相國呂不韋所作所為暴露出來,於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免除丞相職位。公元前235年死去。綜上所述,漫漫歷史長河,留給後人太多太多的世間疑問和謎團。秦始皇的身世之謎,只有留給後人推測和驗證了……
身在王廷公苑,是否為王的子嗣豈能不查??呂不韋當時僅僅為一商人,地位可以說低下的可憐,不可能擋得住秦國的明查暗訪。再者,中華幾千年這種李代桃僵並且不敗露的事情基本沒有出現過。宮內豈會無人差?那些忠於贏氏的部族和臣子~難道都是傻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