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個真實的資料來說(這個資料是精算師們仔細測算過的,具有合理性的,資料不能隨便列舉)。
美國一個彩民捧得頭獎,獲得兩個選擇權一是直接拿錢走人,獎金9.05億美金,二是分30年領取16億美金(請剋制住自己的羨慕嫉妒恨和想入非非),保持絕對的冷靜(因為中獎的不是你),來分析下應該做出哪個選擇。
這是一個年金現值模型(就是每期都有等額的錢進出)。大家熟悉的例子有:分期付款,買房還貸,發養老金,買保險等等。
首先假設我們每年的平均收益率為4%(保守理財),那麼16億平分到30年,每年可以獲得0.53億,總共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呢?不考慮通脹,相當於現在的9.2224億,如果平均收益率為5%,那就相當於現在的8.1987億,正好當收益率為4.73%時,等於今天可以拿到的錢9.05億。預期收益率越高(有賺錢的慾望並且有能力賺到錢),越傾向於選擇一次性領取獎金,預期收益率越低(淡薄名利可老天偏偏要砸個金蛋給你),那就選擇分期領取獎金。
當然,這裡忽略了很多其他因素。實際測算的時候要考慮市場環境及各種風險。有時候甚至可能心理因素更強,比如我們大多數人都喜歡“落袋為安”,未來不可預知,30年可以發生太多事,或者既然中大獎了,來個“有錢任性”,抓鬮決定。
但現實生活中的很多時候,還是冷靜些考慮周全些為好,比如:
要不要分期付款。這個時候很多人都看到了幾個字“零手續費”,卻沒有看到隱形的成本。不妨算算未來要付的錢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將未來每期要付的錢折現)?手頭有錢的話是分期付款好還是一次性付清好(自己利用資金的賺錢能力如何)?當然了,有人說每個月只有這點錢,只能分期付款,那麼好了,只能提醒你理性消費,別抱怨“月光”了。
房貸還多久。在買房是剛需的情況下,多少年還清貸款對家庭來說是經濟上可以承受又是最划算的(錢在自己口袋裡生錢划算還是統統倒給人家划算)?考慮意外風險的情況下是否還能承受(可以理直氣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要不要買保險。人生最不可控的就是疾病和意外。那要不要買個養老保險或者是健康保險。同樣,在精算師給你測算好的多種選擇中,可以根據自己的家庭狀況和未來的預期利潤率來合理選擇。
在這裡,個人(或家庭)的風險偏好和未來的盈利能力(運用資金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因素。可以來畫個自畫像,再對號入座,沒有選擇是一定正確的,我們所做的,只能是是現有條件下的理性選擇。
用個真實的資料來說(這個資料是精算師們仔細測算過的,具有合理性的,資料不能隨便列舉)。
美國一個彩民捧得頭獎,獲得兩個選擇權一是直接拿錢走人,獎金9.05億美金,二是分30年領取16億美金(請剋制住自己的羨慕嫉妒恨和想入非非),保持絕對的冷靜(因為中獎的不是你),來分析下應該做出哪個選擇。
這是一個年金現值模型(就是每期都有等額的錢進出)。大家熟悉的例子有:分期付款,買房還貸,發養老金,買保險等等。
首先假設我們每年的平均收益率為4%(保守理財),那麼16億平分到30年,每年可以獲得0.53億,總共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呢?不考慮通脹,相當於現在的9.2224億,如果平均收益率為5%,那就相當於現在的8.1987億,正好當收益率為4.73%時,等於今天可以拿到的錢9.05億。預期收益率越高(有賺錢的慾望並且有能力賺到錢),越傾向於選擇一次性領取獎金,預期收益率越低(淡薄名利可老天偏偏要砸個金蛋給你),那就選擇分期領取獎金。
當然,這裡忽略了很多其他因素。實際測算的時候要考慮市場環境及各種風險。有時候甚至可能心理因素更強,比如我們大多數人都喜歡“落袋為安”,未來不可預知,30年可以發生太多事,或者既然中大獎了,來個“有錢任性”,抓鬮決定。
但現實生活中的很多時候,還是冷靜些考慮周全些為好,比如:
要不要分期付款。這個時候很多人都看到了幾個字“零手續費”,卻沒有看到隱形的成本。不妨算算未來要付的錢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將未來每期要付的錢折現)?手頭有錢的話是分期付款好還是一次性付清好(自己利用資金的賺錢能力如何)?當然了,有人說每個月只有這點錢,只能分期付款,那麼好了,只能提醒你理性消費,別抱怨“月光”了。
房貸還多久。在買房是剛需的情況下,多少年還清貸款對家庭來說是經濟上可以承受又是最划算的(錢在自己口袋裡生錢划算還是統統倒給人家划算)?考慮意外風險的情況下是否還能承受(可以理直氣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要不要買保險。人生最不可控的就是疾病和意外。那要不要買個養老保險或者是健康保險。同樣,在精算師給你測算好的多種選擇中,可以根據自己的家庭狀況和未來的預期利潤率來合理選擇。
在這裡,個人(或家庭)的風險偏好和未來的盈利能力(運用資金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因素。可以來畫個自畫像,再對號入座,沒有選擇是一定正確的,我們所做的,只能是是現有條件下的理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