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小嬴政
-
2 # 歷史畫中人
楔形文字和中國的甲骨文,古埃及文字一起,被稱為人類最古老的文字。這種起源於兩河流域的文字,是蘇美爾人所創造。這些文字被刻在溼潤的泥板上,然後在火中烤乾,就可以長期儲存了。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逐漸湮沒在歷史當中。
楔形文字是起源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代西亞地區蘇美爾人使用的一種文字,因文字筆畫多呈一頭大一頭尖的楔形而得名,所以又叫“釘頭文字”和“箭頭字”。
-
3 # 宋成貴
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公元前3500~前2600年屬象形文字階段,此後發展成為記寫蘇美爾語的楔形文字。前第2和前第1千年,蘇美爾人同化於阿卡得人後,其文字在宗教和文學中仍被使用,公元1世紀後失傳。18世紀中葉以後,楔形文字引起學術界的注意。19世紀,學者們利用“波斯古經”首先釋讀成功波斯楔形文字,然後,對照波斯文字釋讀成功塞姆語系的阿卡得文字。最後利用阿卡得文字釋讀成功與任何語系都無關係的蘇美爾文字。在釋讀過程中,英國的H.C.羅林森(1810~1895)、愛爾蘭的E.欣克斯和法國的J.奧佩爾作出了較大貢獻。
-
4 # 歷史學無止境
大家好,我是漁公子,我來回答!
二、十九世紀中,西方學術界成功地釋讀了古波斯語,並且由於波斯帝國阿黑門尼德王朝德歷代國王喜歡同時用古波斯語、埃蘭語和阿卡德語等三種楔形文字刻石記功,因此西方學術界通過古波斯語釋讀了阿卡德語,最後通過阿卡德語成功釋讀了蘇美爾語。
這種情況直到19世紀末,隨著兩河流域南部大規模考古發掘工作的展開才有了改變,經過了四次艱苦卓絕的挖掘工作,出土了大約三千塊泥版和殘片,但還不足以解決蘇美爾語的釋讀問題。直到有了拉伽什和尼普爾出土的大量銘文資料,才使蘇美爾語的解讀成為了可能。而如今對於蘇美爾語屬於何種語系還尚無定論,但隨著兩河流域的考古發掘和深入研究,我相信將會取得新的成就。
-
5 # 滾滾洪流874
都是胡說亂猜,所以我是一直懷疑西方文明,他們的歷史漏洞百出,他們文物從來不讓第三方簽定,他們的歷史考古都是一家之言,他們連聖經神話傳說都能考古出來,我相信他們將來能考古出,上帝確實存在過,請問他們什麼時候有紙的,什麼時候有成熟的能記載使用的文字,他們的文明歷史沒記載,全是考古出來的可笑嗎?。
-
6 # 楊哥之翩翩舞
破譯又如何?浪費人力精力無任何意義!有些人抓住古人的破帽子、破礶子、破尿壺,研究來研究去,無論怎麼研究也是古老落後。這些人為何熱衷於研究過去,為何不喜歡研究當代先進?
我勸這些研究人員別在浪費國家糧食了,應該研究一下日本為什麼長壽第一,瑞典為什麼諾貝爾第一,美國為什麼發明第一,芬蘭為什麼教育第一,以色列為什麼科技第一,丹麥為什麼廉潔第一,南韓為什麼人均收入世界前列,德國為什麼工業第一,法國為什麼人類發展指數很高,加拿大為何幸福指數很高,澳洲為何環境衛生世界前列,紐西蘭為何福利世界較高?
-
7 # kagerchen
楔形文字的破譯與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譯過程非常相似,依靠位在伊朗西部山壁上發現的貝希斯敦銘文來進行破譯工程。破譯方法是從古希臘人記述的一則波斯碑文,人們已知其希臘文內容,可以與後來發現的相應的波斯楔形文字的原文相互對照。但這種楔形文字與蘇米爾、巴比倫和亞述的楔形文字無共同之處。直至18世紀末到19世紀,其他楔形文字才一一被解讀出來。解讀順序如下:波斯楔形文字-新埃蘭楔形文字-巴比倫楔形文字-蘇米爾楔形文字(因蘇美爾與其他楔形文字所屬的語系完全不同)。
-
8 # 逍遙遊之投資策略精選
因為這是模仿古漢字假造出來的,為了證明一個假造的文明的存在,沒有任何傳承,沒有任何延續,也沒有像漢字一樣演變進化。
回覆列表
這種文字之所以說是蘇美爾人發明的,主要原因是在蘇美爾流傳的史詩《恩美卡與阿拉塔之王》,這首史詩成書於烏爾第三王朝,公元前2112年到公元前2004年。這首詩裡有一句話,把文字寫在泥板上。而且還說,這樣的事情從未有過。
因此西方學者就憑這句話確定恩美卡就是創造楔形文字的人,不過這樣的說法肯定是不可靠的,問題就在於這個國王恩美卡把自己創造的文字寫在泥板上,讓信使拿給了阿拉塔王看。
面對新創造的文字,阿拉塔王居然能看明白。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的漏洞,所以說恩美卡國王創造楔形文字,只能是一個傳說。但是西方學者對此視而不見。
還有一個神話傳說,名字叫《伊南娜與基恩》。說的是烏魯克的保護神伊南娜前往他的父親智慧之神基恩的住處埃利都騙取文化財產。
所以說,認為恩美卡創造了楔形文字是不可靠的,都只是一種根據神話傳說建立的科學假說,證據存在漏洞。現在比較可靠的說法是楔形文字是蘇美爾人創造的,但是不是恩美卡創造的。
一般認為,楔形文字,它主要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特殊的漁獵生活方式。但是也有不同的意見認為,這個楔形文字的起源與古代蘇美爾地區發達的社會組織有密切關係。因為當時的蘇美爾人為了加強行政管理,就需要比較有條理的資訊傳遞,所以文字就從文字的胚胎逐漸轉化出來。這是一種比較新的說法。
楔形文字被發現以後,破譯和解讀就成為一個西方世界普遍關注的難題,學者們面臨很大的挑戰。1765年的時候,德國的學者尼布林經過了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附近一個名叫比希屯的村子,發現了一段銘文,他把這段銘文描摹寫下來製成了摹本。
這段銘文是三種楔形文字寫成的,在學術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到了1802年有一個叫格羅陶芬德的中學教師,喝多酒以後,他說,他憑他自己的直覺認為自己可以破譯楔形文字,而且他突發奇想的,對這個楔形文字的行文格式進行了破譯,結果發現竟然是正確的。
有人疑問,這個傢伙喝多酒破譯了楔形文字,當年寫這些字的人是不是也喝多了?
到了1857年,羅林森和愛爾蘭人辛克斯、法中國人朱麗葉斯,在英國皇家學會主持下解讀了一篇楔形文字的文獻,三個人獨立解讀文獻的結果基本一致。於是就產生了一個新的學科,叫做亞述學。
這就是楔形文字,一個從被發現到被解讀的簡單過程。任何一個文字從產生到發展再到失傳,再到被後世破譯都是不容易的。像楔形文字的產生髮展,也是這樣,並不是突然被破譯的,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