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政好遇見

    孩子的學習成績可能與同桌有關係,但是沒有必然聯絡。先來看兩個案例吧:

    案例1:

    2014年上半年,我帶高一文科平行班。當時有一個文科實驗班的女生一定要轉到我們班。在實驗班,她的同桌成績很好,很努力,但是她覺得很壓抑;到了我班,同桌成績就不是那麼好了,而且有時還找她講話。我每次問她,感覺到了新的班級怎麼樣,她都說很好。後來,她考上了一類重點大學。

    案例2:

    案例1說明同桌對孩子的成績影響不大;案例2說明同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關鍵看什麼,看兩個孩子的性格、習慣怎麼樣。如果兩個人自制力都不強,都經不住誘惑,那麼很可能會互相影響,建議分開。如果兩個人自制力都很強,一個人成績下降了,很可能是其他原因影響了成績。如果一個人自制力很強,另一個不強,一般情況下,不要緊。

    你可以對號入座,看看你的孩子和她(他)同桌屬於哪種情況。

    至於上不上補習,這就比較複雜了。下面是我以前寫的文章,供你參考:

    什麼樣的學生可以上補習班呢?

    多數科目成績好,有一科跛腿。多數科目成績好,說明孩子學習能力和態度還可以,差的那一科可能是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才差的,這樣補起來會較快。補一段時間就不用再去了。

    因為特殊原因幾天沒有上學耽誤了課程。現在的課程,特別是一些理科的課程聯絡非常緊密,幾天不上課,到後面孩子可能就跟不上了,成績就會越來越差。我有個表弟以前在黃岡中學讀書,高一時打球摔了,耽誤了一個多月,後來成績慢慢下滑。這種情況不用多補,補上落下的課就可以了。

    成績中等,自制力較強,想提升一個檔次。很多學生認為在補習班能夠聽懂課,自己的成績就會提升,這是大錯特錯的。聽懂了,不練習,不思考,成績永遠提高不了。為什麼有些孩子成績差,就是把上課當成"開會",只聽不想,更不聯絡。如果孩子自制力還可以,成績中等,那他應該可以在聽補習班課的基礎上完成大量練習。

    在學校完全不學,家裡很有錢。這種情況,只能說叫死馬當活馬醫。前提是家裡很有錢,花點錢不影響家庭生活。

    除此之外,其他任何情況都不建議上補習班。

    特別是以下情況,絕對不需要上補習班。

    一是小學階段不要輕易上補習班。因為上補習班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分數”,但另一方面也在扼殺學生主動求知的能力和願望。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學生在小學、初中成績還可以,到了高中就一瀉千里的原因。只“輸血”不會“造血”,是沒有活力的。

    二是成績中等,老師講課都能聽懂,老師佈置的作業基本都能完成。這種情況完全沒有必要去,如果想提高成績,你要做的是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自制力,多下點功夫做點輔導資料。

    三是成績很好,看別人都去補課了,擔心自己成績會比別人差。這種心理促使很多人外出補課,導致“補課競爭”愈演愈烈,孩子沒有時間學習、家長背上了承重的經濟負擔。實際上,真正的學霸從來都不是靠補課不出來的,只要自己學習能力提升了,學習習慣好,肯定能夠學出好成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覺得《蝙蝠俠》裡的小丑是一個男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