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丁梅英說心理

    一 自體心理學創始人科胡特說:人生來有四種心理需要,A融合的需要,B被看見被認可的需要,C難過時被安撫,迷茫時有人指出方向的需要,D同伴分享的需要。

    也就是說,一個人健康人的成長大概需要這4種養分。

    這種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的人缺的是第二種養分。

    他們沒有完成對自己的認可,這會讓他們自尊不穩,為了讓自己舒服一點,他們發展出來一種防禦機制:隔離。他們隔離掉“我不行”的部分,只看自己行的部分,同時不看別人行的部分,這會讓他們感覺好起來。

    二 為什麼缺少被認可呢?大概有這幾種情況:

    1 成長中被忽視的。比如,一個孩子透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習,考了95分,他特別興奮,希望全世界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績。他興沖沖地回到家,拿給爸爸媽媽看,他原以為爸爸媽媽會誇誇他,或者獎勵點啥,但是爸爸媽媽沒當回事,看他一眼,知道了他考了這個成績,就去做別的,或者談論其他的話題。他頓時感覺像被洩了氣的皮球一樣。

    2 成長中被貶低、被打壓的。比如上面那個孩子,他透過努力考了95分,同樣的,他特別希望爸爸媽媽認可他,回到家,他興奮地告訴父母這件事情。他沒想到,父母說:“95分有什麼了不起的~100才行”“你看看誰誰誰,總考100,你考個95就滿意啦?翹尾巴啦?”

    3被父母植入自己理想的。他們需要割掉自己的理想,嫁接上父母的理想。

    4家裡孩子多,有同胞競爭,他是不被父母待見的那個,父母總會說“跟你哥哥學著點”“看你弟弟都比你強”類似的話。

    也就是,心理有需求,又不能正面說“你誇誇我啊”,所以總能看到別人的不足。

    說白了,心理有問題,其實是缺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門子的蒸烤箱一體機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