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劍鋒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參戰,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鍵性轉折點。

    轟炸背景

    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全國上下士氣低落,急需要一場像樣的戰爭來回擊日本法西斯。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轟炸日本,尤其是日本的戰爭基礎和軍火兵工廠就顯得迫在眉睫,全世界的眼光都在盯著美國,想看看美國會如何反擊日本。

    轟炸過程

    羅斯福總統在1942年4月18日命令空襲日本東京,由吉米.杜立特中校策劃,因此又稱為“杜立特轟炸”,由16架B25轟炸機執行轟炸。從航空母艦上面起飛,轟炸結束後不是返回航空母艦,而是降落在中國。

    由於1942年4月18日早上7點半,日本的巡邏艇發現了美國的航空母艦,因此所有飛機提前起飛,並且在16架飛機都起飛後,為了安全,航空母艦快速返回美國。轟炸的目標是東京、橫濱和名古屋的兵工廠等軍事設施。轟炸結束後快速離開日本,往中國方向駛去。其中一架落在了海參崴,其餘15架分別墜毀在浙江、安徽和江蘇等地方,但是絕大多數飛行員都跳傘逃生,3名飛行員喪生,其餘64名飛行員被中國軍民救起。

    下圖 吉米.杜立特

    轟炸意義

    重大象徵意義

    向日本法西斯宣告,美國參戰後,日本的本土已經不再安全了。這對於日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打擊日本的軍事和工業體系

    這次轟炸,對日本的軍事和工業體系造成了破壞,某種程度上削弱了日本的戰爭能力。

    提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計程車氣

    全世界的眼光都目睹了這一轟炸的過程,備受鼓舞,士氣大振,也標誌著日本和德國法西斯滅亡的喪鐘已經敲響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桃樹花期如何預防倒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