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寄暇學宮

    現在做個彈弓非常簡單,一個樹杈兒,一根醫用軟管,很快就可以搞定。但是在古代彈弓的做法卻並沒有這麼簡單,主要原因當然就是因為沒有橡膠的緣故。

    在古代最初所說的彈弓,其實就是一把弓,只不過射出的不是弓箭,而是換成了彈丸兒。彈弓的名字也就是從此而來的。

    因為這種彈弓威力不及弓箭,所以一般不會應用到戰場之上。

    王公貴族們大多會把它當成一種遊戲的玩具。有些吃飽了撐的公子哥們,喜歡站在高臺上用彈弓射擊行人。看著行人們被打地到處亂跑,以此來取樂。

    對於那些平民百姓來說,由於身份的原因,用那種彈弓就有著種種不便。所以民間的彈弓就出現了另一種形式,就是類似於我們現在這種形式的彈弓了!

    類似於我們現在這個樣子的彈弓有兩種形式:

    第一種:依靠竹子的彈性來產生動力,和我們現在的彈弓不太一樣。

    由於沒有現代橡膠之類的材料,所以發射原理還是和弓箭一樣,主要動力還是依靠竹片的彈性來產生。發射的時候也是需要把竹片拉彎,不過這種彈弓的力量比弓產生的力量要小很多。

    小時候在我們的村裡,村裡的老人都是用竹片來做彈弓。彈弓主體需要用多片竹片複合而成,如果僅用一片竹片就容易折斷。

    第二種:主體採用樹杈兒等硬物,動力由牛筋等物來產生。這就和我們現在的彈弓一樣啦。

    由於彈弓相對於弓箭更加小巧,所以多被江湖人士用來賣藝和防身。雖然說威力比不上弓箭,但是做為近距離的暗器來說,彈弓的殺傷力也是足夠了。

    大家如果看過《神鞭》那部電影,應該對電影裡那個善使彈弓的人有印象。電影中彈弓王戴奎一,用的就是類似於現代的彈弓。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 2 # 千古君

    彈弓的起源很早,最早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

    還有,在中國的傳說故事之中,也有關於彈弓的事例,如《封神傳》中便有二郎神常帶著哮天犬,手持彈弓,終日狩獵。

    那古代沒有橡膠的話,彈弓是用什麼做的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看一下“彈”字在甲骨文中是何寫法。

    如上圖所示,我們可以看到“彈”字特別像一張弓,不同的是在弦的中間還有一個囊。其實這個囊,就是古人放彈珠的地方。

    這樣一來,也就明白了,原來古時候的彈弓和現在的還是有所區別的,他們是在弓箭的基礎上再造出的彈弓。

    所以,弓箭上弦的材料,自然就是古人做彈弓的材料了。

    一般來說,彈弓以竹片為胎,以細竹片與牛筋為弦,中間則是做一可放彈丸的小囊。

    隨著彈弓的出現,中國歷史上還衍生出了一種名為“彈弓術”的武術,“彈弓術”這一名詞也是在現代才廣泛被人所知。

    2005年10月是,武術家門惠豐教授在北京體育大學校長的支援下成立了彈弓代表隊,分別於2006 年1月15日和2月26日在北京體育大學進行了彙報表演,得到原國家體委副主任徐才、武術管理中心副主任張山、王玉龍的一致好評。

    之後在2006年,在北京市舉辦的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 中國彈弓術以表演專案的形式初露風采,立刻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最後,在2007年第8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將“中國彈弓術”列為表演專案。

  • 3 # 圍爐談史

    都別搶,我來答。

    古代的彈弓和弓箭一樣都是用動物的皮來製作的,一般多采用牛皮或牛筋。

    但古代的彈弓和我們今天看到的“Y”字形彈弓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看一看下面這副元朝書畫家趙雍畫的《挾彈遊騎圖》你就懂了。

    很意外吧,這人拿的彈弓和我們看到的弓箭幾乎就是一個模樣,沒錯,這就是古代的彈弓。

    唯一不同的是,這種彈弓會在弓弦的中部另外安裝一個裝泥丸的小皮兜,所以它長下面這個樣子。

    這種彈弓的殺傷力基本沒有,在古代主要是富二代們拿來玩耍,打打鳥獸的娛樂工具。

    宋代就有一首詩歌《西湖舊夢》這麼寫的:

    王孫挾彈打鴛鴦,紅藉花前世界涼。

    所以“王孫挾彈”指的就是那些不務正業,一天遊手好閒的富家子弟,就跟我們今天這些富二代開著跑車飆車一樣。只不過在古代,彈弓這種玩物喪志的東西一般只有家境富裕的子弟才會玩。

    畢竟窮困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哪裡有這個時間玩。

    古代第一美男潘安年輕的時候就喜歡玩這個東西,《世說新語》就記載潘安年輕的時候,喜歡拿著這種彈弓在街上閒逛,因為潘安長得很美,所以他的迷妹們經常跟在他屁股後面。

    我們常說“彈弓”,其實“彈”和“弓”是區分開來的,“彈”,就是上面這個玩意,要比弓最先誕生,所以有“弩生於弓,弓生於彈”的說法。

    這玩意出現的還很早,戰國時代就已經有了,《吳越春秋》中就有類似的說法:

    清旦,懷丸持彈從後園而來,衣夾履濡。

    此外人家還說了,這個“彈”最開始的用處是為了盡孝用的,怎麼個盡孝呢?

    古者人民樸質,飢食鳥獸,渴飲霧露,死則裹以白茅,投於中野。孝子不忍見父母為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絕鳥獸之害——《吳越春秋·卷九》

    不過文中說的這個“古”已經很早了,大概在三皇五帝時代就已經出現,後來因為人類慢慢繁衍,有了文明,有了爭端,有了戰爭。

    “弓”就出現了,但兩者相距的時間應該不長。

    後來弓箭取代了“彈弓”,這玩意就淪為了一種娛樂工具,慢慢淪為拿來打鳥的東西。

    再後來大人不願意玩了,就被年輕人撿起來玩,再後來年輕人也不願意玩了,就丟給了小孩子,直到今天。

  • 4 # 漩渦鳴人yy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當然大家也知道這個故事的典故,其實後面跟著一句話,就是在這個黃雀的背後還有一個小孩兒拿著彈弓正打算打這隻黃雀。

    彈弓出現的歷史特別早,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明確的彈弓的記載,當然那個時候的彈弓和現在的彈弓長得確實不一樣,那個時候的彈弓呢和弓箭其實更加像親戚。

    我們現在的彈弓由於有橡皮筋,所以能夠製造出來的形狀,就如同大家現在所經常見到彈弓形狀,可是呢,在古代沒有橡膠,就製造不了橡皮筋,至於說牛筋,那玩意兒太硬了,根本就用不了,所以古代的彈弓想要製造成像,現如今這樣小巧玲瓏的根本就不可能。也造不出來。

    古代的彈弓呢,長得就像弓,而且是長弓,其實這個使用的原理跟弓箭差不多,也就是利用弓弩的弓身加上弓弦的彈性勢能,將它轉化成為動能,只不過攻陷他沒有一個裝訂的地方,而彈弓他有一個囊,會綁在弓弦兒上,然後在這個男的中間留下一個小洞,這樣的話方便石子啊或者是你玩啊之類的東西塞在裡面,然後再把他的鞋給拉開,瞄準目標以後將裡面的東西彈射出去。

    至於說一開始的時候究竟是先有弓箭還是先有蛋公車很難考究的一件事情,個人的偏向是偏向於先有弓箭,畢竟攻陷這個東西設計起來的難度要比彈弓稍微小一點兒,而且弓箭再發射出去的時候,弓箭的長杆兒會讓工件保持一個飛行的方向,至於說如果使用彈弓的話則很容易跑偏,這對於在狩獵時代想要瘦或獵物來保持溫飽的。遠古時期的人類來講,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 5 # 文開石

    正確答案是不做,因為古代沒有彈弓。

    很多人都說了古代用【弓】射【彈】,這種說法是對的。我就不展開了

    但很明顯問題問的是下面這種彈弓:

    這種靠皮筋的彈性而不是弓的彈性的彈弓古代是沒有的。

    這裡有兩個認識誤區導致的

    橡膠傳到中國很晚。

    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幹崖土司刀安仁(傣族,舊民主主義革命者)推行實業救國,從馬來西亞運來三葉橡膠苗八千餘株,種植在北緯24o50′,海拔960米的新城鳳凰山南坡上.後來因戰亂、管理不善,1950年只剩2株,現尚存1株

    就算是成品橡膠傳到中國也早不了太多,完全不夠普及到做彈弓之類玩具用。

    動物的筋代替不了。

    古代利用動物的筋利用魚漂,是用於粘合和利用其一定的韌性,其本身的伸展和彈力是有限的,完全達不到彈弓需要的伸展力度。

    最簡單找塊沒煮爛的牛筋吃一下,見過伸展超過本身一倍以上的牛筋麼?

    天橋兒打彈弓最有名的當屬有“天橋小八怪”之稱的小駱駝韓金鐸,解放前後和張寶忠在同一場地演出,以打彈弓稱奇,有“神彈弓”之稱。據看過神彈弓表演的老人回憶,韓金鐸技藝精湛,像什麼天鵝下蛋、浪子踢球、燕子啄泥等花樣兒,都是他的絕活兒。

    還有比較有名的“彈弓張”,也是用的傳統弓

    所以我們現在熟悉的這種彈弓,完全是現代產物,就不用為古人那什麼做操心了。

  • 6 # HuiNanHistory

    橡膠的種植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南美等熱帶地區,中國古代是不用橡膠的。

    因此,古人打彈弓,彈力並不是來自皮筋,而是來自弓。

    古代所說的彈弓,其實並不是小孩子玩的那種Y字形彈弓。

    這種形狀的彈弓,主要還是1839年硫化天然橡膠被髮明後,才廣為人所接受。

    Y字形彈弓,弓柄上的兩頭能夠繫上橡膠製成的彈性體長條,其中段再繫上用來包裹石塊的東西,這樣就可以發射了。

    但是,古代小孩的彈弓可不是這麼玩的。例如,請看下面這張畫像,射彈弓的也是個小孩,他手上的弓是Y字形嗎?

    古人的弓是能射箭的,而彈弓是射彈丸的。

    例如,根據《吳越春秋》的記載,古代有一首《彈歌》就是在說彈弓的事:

    斷竹,續竹,飛土,逐宍(同“肉”字)。

    這幾個字就清除地解釋了彈弓的材質:

    竹子。砍竹子做彈弓,然後發射彈丸,最後追逐獵物。

    最後,請大家看看下面這張照片。

    非常明確的展示出彈弓要怎麼玩,還有彈丸是什麼樣子。其實就是在模擬射箭,兩頭系的繩子並不是猴皮筋。

    總而言之,這種彈弓最後全都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 7 # 虎皮青貓的小窩

    路過順手答。

    前面的朋友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我再補充一下“彈弓”的發展吧。皮筋出現之後,竹片彈弓就幾乎消失了。皮筋彈弓不容易打手,攜帶方便,製作也更容易。

    但是!有利必有弊。皮筋拉伸的時間越長,洩力就越嚴重。也就是說,皮筋彈弓不能像弓那樣拉開後瞄半天,否則彈道會越來越彎曲。圖為高手鄧飛虎表演無架弓,他的每次拉弓時間都十分穩定。

    於是就有人琢磨了,能不能把射箭的弓改成射彈丸呢?利用握把上安裝箭臺的缺口,不就不會打手了嗎?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標準弓片本來是用來射箭的,箭相對彈丸要重得多。射彈丸就像空放一樣,會對弓片造成很大傷害。如果是複合弓的話,分分鐘斷絃爆輪。

    古人早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最初的彈弓使用了十分輕薄的弓片,減少總儲能的同時也降低了弓片與彈丸的重量比,結果是弓片承受的衝擊不足以造成損害。

    不過,這樣的弓要是用來射箭,肯定是沒什麼力氣的。為了相容箭和彈丸,一家弓廠腦洞大開:皮筋+滑輪!

    皮筋本身不怕衝擊,斷了不傷人,多組並聯也可以達到很大拉力。而收縮速度慢的問題,則被一套傳動機構解決了。

    這機構有點像古羅馬弩炮。儲存能量的並不是彈性變形極小的硬木弓臂,而是兩組頭尾固定的繩子。繩子彈性模量太高,而弓臂作為槓桿放大繩子的拉伸量,完美解決了拉距問題。

    這個思路也可用於解決皮筋洩力問題:拉伸越小,洩力就越慢。古代人的智慧和現代工藝巧妙結合,令人拍大腿。

    後來皮筋複合弓出了第二代,廠家卻改用了弓片,同樣相容彈丸和箭。其實現代技術解決空放問題並不難,獨特的滑輪結構+大軸承+粗弦吸收衝擊,弓片選用不易層裂的材料。代價是效能有限,但也比皮筋好。

    材料不行,設計來湊;材料升級,設計簡化。拿現在的材料做傳統弓,真是太欺負古代人了。

  • 8 # 安靜地喧譁

    活人,是不會被尿憋死的。請不要低估古人的智慧而高估自己。

    廣義上來講,這些都是物理能的轉化問題。

    你看過手臂投擲長矛或石子嗎?那就是最原始的勢能。後來的槓桿,拋石機,滾木也是,其實陷阱也是。

    接下來,弓是借鑑於木製品的柔韌性以及鐵片的柔韌性而發明出來。弦也有一定的彈性,但弦的主要運用它的韌性。

    你見過用豬尿泡做的足球嗎?是的,它是有彈性的氣球一樣的弩箭。古人也用彈簧的。你要非拿橡皮筋說事,那,就得參看古代貿易了。

    橡膠產自南亞,早在唐代之前我們就和印度和南亞諸島有過交往,難道就不能換物麼?

    你是不是忽略了四大發明裡的火藥,用它做彈性勢能的收發,至今不落伍,也是很早的事情

  • 9 # 觀上靈雲

    簡單的弓架子是用藤條做的,利用藤條的彈性工作,更好一點用的是木頭,最好的用鋼。

    其中藤條力道最小,玩玩可以,作戰沒啥用,鋼的由於不好儲存,所以只見傳說,所以我們能看到的基本都是木架子弓。

    木架子弓的弓架子是很多木(竹)片疊加出來的,並不是一塊木頭,它的彈性很大,製作也很麻煩,所以一把好弓比一把寶劍都難遇到,由於木材也不好儲存,所以我們也很難遇到一把好弓。

    彈弓一般就是玩的,也有做小弩做暗器。

  • 10 # 南政昔風

    ▲現代彈弓

    現代彈弓依靠皮筋彈射,而古代彈弓依靠弓體彈射,現在的彈弓是分叉的,而古代的彈弓卻與弓大同小異,只是箭換成了石頭。

    ▲古代彈弓

    古代彈弓的操控難度非常的高,其目的是射出去,而沒有幾十次是射不出去的,由於沒有箭桿,故此古代彈弓必須斜著發射。

    ▲具有殺傷力

    這種東西原來是一種武器,若打的準可以將人打死,但後來弓箭問世,這種武器就很少很少出現在戰場之上,逐漸的成為了人們的玩具。

    ▲古代人打獵

    後來,這種武器不再追求因為不再上戰場,便不再追求過高的殺傷力,成為人們打獵、捕殺飛禽的利器和小孩子以及街頭藝人的玩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起名字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