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糖拌番茄
-
2 # 月廊
先講事例:樓上搬來一對老人,帶一男一女小孫子,從此從早上5點到晚上12點左右再無安生之時,一家原是農村的果農,住樓房後,老頭依然賣水果,到晚上就整枝剪葉,搬東西移凳子。這只是其一。也許習慣了,它們一家進門都不穿鞋子,大家想想,3歲小孩一天到晚上,又跑又跳,還跳繩,拍乒乓球,這震動沒中午沒晚上的,還讓人活嗎?每次強忍著去提醒勾通,倆老頭,老太脾氣還很大:誰家沒小孩,你家也有,什麼小孩聽不懂,管不了,一幅愛咋咋地的蠻橫,潑婦嘴臉!老頭還依老賣老說,我比你大多了,你想怎樣的態度………,多次好言溝通,它們一家依然我行我素。有一天中午,竟是高跟鞋直接在樓上咔嚓咔嚓遊走,實在忍不住再上去提醒,開門的是它們的女兒回來看兒子,以為年輕人會好溝通一點,沒想到啊!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同樣的態度,一樣的極品低素質,說:小孩不好管,樓上樓下吵正常的……。我反被氣的沒話了,心想,自己都這種德性,能教育好下一代嗎?自己這種素質,要影響,敗壞多少人和事啊!所以說:有時真不得不承認是‘’壞人‘’變老了,變更無所謂了,它們的家教影響更深遠,有時害的是兩代人!比如這對帶孫子孫女的一對,可想多可怕!!!
大家經常會看到,街上碰瓷的,或者是不分場合裡不顧他人想法,胡攪蠻纏開著大分貝音樂跳廣場舞的老人,還有超市裡排起長隊搶東西的老人,還有公交車上強行讓乘客讓坐的老人,你就會發現他們都是50多60歲左右的人。
為什麼說是這類人呢,因為他們都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人,這些人到底經歷了什麼,想必大家看過就會知道。
跨越了文革、改革開放、社會和意識形態轉型、拜金主義盛行等各個時期。
60後那個時代較少有切膚之痛,但在他們思想成型過程中,則經歷了對那個時代的批判與反思,也許正是這種批判與反思的氛圍,誘發了他們那個年齡段本就具有的叛逆性格。他們叛逆父輩,因為他們的父輩是那個時代的主力軍;他們叛逆主流文化,因為那個時代的主流文化閹割了他們的父輩;他們叛逆時代信仰,因為他們父輩的所遭受的洗禮讓它頓顯虛無;他們叛逆社會道德,因為經過那個瘋狂年代摧殘後的社會道德顯得那麼的虛偽……
所以,不是說好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
從他們出生開始,到接受的社會的變化,文化教育,自己接觸的人和物開始,他們的思想就在變化,所以這類人已經定型了,基本改不了了。但好在他們年齡都大了,當今的社會已經沒有他們的舞臺了,所以為了找存在感,他們和別人還在蹦噠。
看開些,他們老了,活不了多少年了。我們正當壯年,未來靠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