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猛哥厲史

    問的好。孔學就這麼不堪質疑。

    對孔子來說,這句話不過是故作謙虛姿態的一句客氣話而已,卻被後世儒家信徒們推崇為至理名言。

    孔子除了對幾位“古聖先賢”讚許有加外,現實中的人沒幾個被他讚賞的。除了偶爾故作謙虛之外,很少見他作自我批評。

    除了幾個忠實門生,他很少表揚他人。他認為今不如昔,罵遍幾乎同時代的所有人,不知他要跟現實中的人學習什麼!

    更別說三個傻子一起走,孔子是不可能拜他們為師的。所以孔子的學生也都死鴨子嘴硬,不承認孔子有確切的老師。

    衛國的公孫朝向子貢問道:“仲尼的學問是從哪裡學的?”

    子貢說:“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並沒有失傳,還留存在人間。賢能的人掌握了其中重要部分,不賢能的人只記住了細枝末節。沒有什麼地方不體現著文武之道。老師從哪不能學呢?而且又何必有固定的老師呢?”

    既然“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是無處不在的”,從哪都能學到,又怎麼能說當時的社會是“禮崩樂壞”呢?子貢你上課也睡覺了吧,孔丘的課,催眠效果還真不錯。

  • 2 # 宇斯

    問這種話的人與傻子有什麼區別呢?傻子也有自我傻道。他們也有各自傻道經驗。之間也有不同互動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師定律依然成立。

  • 3 # 透過思考來獲得知識

    孔子這句話說的好,確實是千古名言。

    一個人養了二條豬,只要他用心去養,在出現問題時,就想方設法用各種嘗試去解決問題,經過幾個月後他難道不會學到些什麼嗎?何況是人呢。既便是一個從沒有帶過小孩子的人,只要他一直都在努力,他就肯定會帶好二個小孩子。

    學習並不一定指技能,知識的傳授,不是一定要有人教,作示範,作講解。學習就是一個認真做事的過程。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經歷的,意識到的,感受到的等,都是學習的內容,關鍵是我們是不是在認真地對待,我們注意沒有。

    教育是動物的智力屬性,內容就是老師。只要認真了,就一定能產生新的認識,獲得不一樣的新知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敏性疾病高發,哪個學校變態反應的課程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