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與吐蕃的大非川之戰以大唐慘敗、雙方議和而告終,該戰並不是薛仁貴一個人的失敗,而是整個大唐帝國在對外戰爭中的一次相當大的失敗。它對大唐帝國和吐蕃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但是對文成公主卻並沒有什麼影響,也或者說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不僅不會受到此戰的影響,反而可能更受尊重。
吐蕃和大唐基本是在同一年立國的,只是吐蕃一直到了松贊干布掌權開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建國,松贊干布剛穩定政權,第一件事就是和大唐取得聯絡,並請求娶大唐的公主。只是當時李世民並不想搭理吐蕃,自然就拒絕了和親。而使者回去後誤導了松贊干布,以至於松贊干布發兵攻打土谷渾,屯兵20萬於松州,再次遣使求公主。
大有你不嫁公主我就入侵的架勢,而松州都督防範不力,李世民派侯君集、執失思力、牛進達、劉蘭領五萬大軍攻打吐蕃,並取得勝利。吐蕃退兵, 並再次遣使求婚。松州之戰雖然吐蕃大敗,但是也讓李世民意識到這個小國並不是那麼好收服的,於是答應了吐蕃的求親。
641年,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兒被封為文成公主嫁往吐蕃,這是唐蕃之間的第一次和親,同時其意義是相當大的,但其實認真說起來,這一次和親對大唐來說僅僅是暫緩了戰爭,對吐蕃來說卻是影響深遠。因為文成公主帶去的中原文化對於吐蕃來說就是無價之寶,是他們早就傾心向往的。
與其說文成公主進藏促進了唐蕃之間的友好交流,不如說文成公主為吐蕃帶去了文明的開化,吐蕃能在未來的二百年裡一直是大唐的邊患不能不說有文成公主的功勞,當然這並不是說文成公主做錯了,而是說她的進藏對吐蕃是很有幫助的,讓吐蕃浸潤到了中原的文化,從而更好的發展自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是超然的,是備受尊重的,去世之後也是要享受祭祀的。
但另一點,文成公主對於政治的影響力是不大的,也就是說她並沒有資格過問政治,應該說當時的女性沒有幾個能夠過問政治。所以,大唐和吐蕃之間爭奪地盤的鬥爭並不會因為和親就停止了,和親的作用更可能在戰爭之後,能夠坐在一起議和,就是說起到一個潤滑的作用。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戰爭並不會改變文成公主的地位,她不可能讓李世民放棄攻打吐蕃,也不可能讓吐蕃放棄騷擾大唐,這是雙方都明白的事情。所以大非川之戰,文成公主自然不會過問,她當時已經46歲,而松贊干布已經去世。
670年,唐蕃就安西四鎮展開爭奪戰,邏娑道行軍大總管薛仁貴及其副手阿史那道真和郭待封帶著五萬兵經鄯州到達大非川。薛仁貴帶兵突擊欲攻下烏海城,而讓郭待封在大非川駐紮,以圖後援。
只是郭待封沒有聽從薛仁貴的安排,擅自帶兵出戰,帶出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致使糧食輜重全部毀掉。唐軍本就是遠距離作戰,孤軍深入,而且還有高原反應,本來按照薛仁貴的打法,還是有勝算的,只是將帥不和,糧草全無,被吐蕃的40萬大軍打的大敗。薛仁貴被迫和吐蕃將領議和,青海西部為吐蕃佔領。
這一戰,唐軍損失慘重,而吐蕃也損失很大,只是到底還是吐蕃勝了,這個強大的小國在未來還要和大唐糾纏近二百年。
大唐與吐蕃的大非川之戰以大唐慘敗、雙方議和而告終,該戰並不是薛仁貴一個人的失敗,而是整個大唐帝國在對外戰爭中的一次相當大的失敗。它對大唐帝國和吐蕃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但是對文成公主卻並沒有什麼影響,也或者說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不僅不會受到此戰的影響,反而可能更受尊重。
吐蕃和大唐基本是在同一年立國的,只是吐蕃一直到了松贊干布掌權開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建國,松贊干布剛穩定政權,第一件事就是和大唐取得聯絡,並請求娶大唐的公主。只是當時李世民並不想搭理吐蕃,自然就拒絕了和親。而使者回去後誤導了松贊干布,以至於松贊干布發兵攻打土谷渾,屯兵20萬於松州,再次遣使求公主。
大有你不嫁公主我就入侵的架勢,而松州都督防範不力,李世民派侯君集、執失思力、牛進達、劉蘭領五萬大軍攻打吐蕃,並取得勝利。吐蕃退兵, 並再次遣使求婚。松州之戰雖然吐蕃大敗,但是也讓李世民意識到這個小國並不是那麼好收服的,於是答應了吐蕃的求親。
641年,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兒被封為文成公主嫁往吐蕃,這是唐蕃之間的第一次和親,同時其意義是相當大的,但其實認真說起來,這一次和親對大唐來說僅僅是暫緩了戰爭,對吐蕃來說卻是影響深遠。因為文成公主帶去的中原文化對於吐蕃來說就是無價之寶,是他們早就傾心向往的。
與其說文成公主進藏促進了唐蕃之間的友好交流,不如說文成公主為吐蕃帶去了文明的開化,吐蕃能在未來的二百年裡一直是大唐的邊患不能不說有文成公主的功勞,當然這並不是說文成公主做錯了,而是說她的進藏對吐蕃是很有幫助的,讓吐蕃浸潤到了中原的文化,從而更好的發展自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是超然的,是備受尊重的,去世之後也是要享受祭祀的。
但另一點,文成公主對於政治的影響力是不大的,也就是說她並沒有資格過問政治,應該說當時的女性沒有幾個能夠過問政治。所以,大唐和吐蕃之間爭奪地盤的鬥爭並不會因為和親就停止了,和親的作用更可能在戰爭之後,能夠坐在一起議和,就是說起到一個潤滑的作用。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戰爭並不會改變文成公主的地位,她不可能讓李世民放棄攻打吐蕃,也不可能讓吐蕃放棄騷擾大唐,這是雙方都明白的事情。所以大非川之戰,文成公主自然不會過問,她當時已經46歲,而松贊干布已經去世。
670年,唐蕃就安西四鎮展開爭奪戰,邏娑道行軍大總管薛仁貴及其副手阿史那道真和郭待封帶著五萬兵經鄯州到達大非川。薛仁貴帶兵突擊欲攻下烏海城,而讓郭待封在大非川駐紮,以圖後援。
只是郭待封沒有聽從薛仁貴的安排,擅自帶兵出戰,帶出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致使糧食輜重全部毀掉。唐軍本就是遠距離作戰,孤軍深入,而且還有高原反應,本來按照薛仁貴的打法,還是有勝算的,只是將帥不和,糧草全無,被吐蕃的40萬大軍打的大敗。薛仁貴被迫和吐蕃將領議和,青海西部為吐蕃佔領。
這一戰,唐軍損失慘重,而吐蕃也損失很大,只是到底還是吐蕃勝了,這個強大的小國在未來還要和大唐糾纏近二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