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論史

    上面兩位,別誤導人家好嗎?你翻翻仁宗本紀,哪有這個記載,此記載我找到了,在《邵氏聞見後錄》的卷一。附圖。

    其文曰:“仁皇帝崩,遣使訃於契丹,燕境之人無遠近皆聚哭,虜主執使者手號拗曰:“四十二年不識兵戈矣!”其後北朝喪仁皇帝所賜御衣,嚴事之,如其祖宗陵墓雲。”

  • 2 # 野狐狸

    宋仁宗皇帝死後,遼國皇帝為之痛哭的典故出自宋代學者邵博所著的《邵氏聞見後錄》。

    《邵氏聞見後錄》卷一中寫道:

    仁皇帝崩,遣使訃於契丹,燕境之人無遠近皆聚哭。虜主執使者手號慟曰:“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其後北朝葬仁皇帝所賜御衣,嚴事之,如其祖宗陵墓雲。

    根據《邵氏聞見後錄》記載,宋仁宗死後,宋朝派使者向遼國通報。遼國境內的人聽了都聚著桶哭起來。遼國皇帝抓著使者的手大哭,並說“兩朝已經和平相處四十二年了。”然後,遼國把仁宗皇帝所賜的衣服安葬(也就是建了個衣冠冢),像對待自己的祖宗墳墓一樣恭敬對待。

    《邵氏聞見後錄》的作者邵博是學者邵伯溫的兒子,大思想家邵雍的孫子。因為邵伯溫已經著有《邵氏聞見錄》二十卷,所以邵博就把自己所著的三十卷稱為“後錄”。

    《邵氏聞見錄》和《邵氏聞見後錄》都是筆記集,以記述宋朝以來文人軼事為主。由於父子二人本身置身官場,又是文士,所記錄的事情多是親身經歷,應該比較可靠,只是對一些事情的評價存在主觀好惡。

    就上面所說的記聞而言,個人以為還是具有一定的誇張成分的。宋仁宗的“仁”確實名不虛傳,他也因此廣受愛戴。仁宗死後,開封城內確實出現一片哀嚎,老幼婦孺、商賈百工都為之流淚。

    就外交上而言,當時宋遼兩朝確實已經結盟多年,自真宗澶淵之盟後,兩朝大體相安無事,但是期間也發生過遼國乘西夏鬧事之機,要求多增加歲幣的事情。所以,兩朝關係雖好,但畢竟還是政治博弈,要達到遼國為仁宗之喪舉國痛哭的程度,可能還不大可信。遼主在使者面前如此失態的可能性也不大,這段記載應該有點誇張的成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龍、湯唯、江疏影和黃曉明是怎樣學英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