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達奇釣魚網de春冰

    春季釣魚影響最大的就是釣位。魚最大的特點就是趨溫趨氧。主要因素是水深,水底環境,風向。我今年開春的時候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我的釣位釣了20多條鯽魚,旁邊釣位沒有口。

    就像樓主說的,雖然釣位相鄰很近,但水底環境完全不同。我和對方釣位的水深相差50釐米,而且我相對世是上游。水淺溫度高必然會像這裡扎堆兒。

    另外野釣並非像競技池一樣是平底,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坑也會對魚有影響。

    再說風向,平時垂釣時儘量選擇迎風垂釣,會聚集大量食物。

    這也就說明了樓主提的問題,相鄰不遠的釣位魚獲截然不同。

  • 2 # 漁躍龍門趙哥

    春季野釣非淺灘莫屬。為什麼呢?

    一,水溫高。一天中溫度升高最快。

    二,水草多。平均溫度高,水草生長快。

    三,食物多。淺灘適合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四,安全。(水草是庇護所)

    可是在實際作釣過程中,不難發現同是在灘位,一樣的線組,一樣的餌料,魚獲卻相差很大,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1.深淺交界處魚比較多。釣的過深,魚的密度很小,因為是春季,深水溫度低。

    2.茂密水草的邊緣魚比較多。同是淺灘,如果水草過於茂密,水下的空間太小,不會有很多魚。因為太擠了,而且水溫升高相對比較慢,或者鉤子根本不能到底。反而是相差不遠的水草稀疏的釣點魚頭多。

    3.安全性。有的窩點深度適宜,魚獲卻不佳,就要看是否有水草或者障礙物遮擋。鯽魚是底層魚類,對光線很敏感,如果沒有避開天敵的屏障,魚是不敢待在那裡的,特別是大鯽魚。

  • 3 # 非漁不可

    如題:春季釣魚,為什麼相隔幾米遠,魚獲差別很大?(餌料、線組都一樣)

    我來分析一下原因:

    一、打窩方面

    首先不確定你們使用的窩料是不是一樣,如果說一樣,那有兩種可能:

    1.上魚的釣位總有人在打窩,魚習慣的去吃窩料;

    2.上魚的釣位是魚道,魚群的必經之路;

    二、釣位選擇方面

    1.上魚的釣位水草比較多,這種釣位出魚率都不會很低;

    2.上魚的釣位水深較為合適,春季釣魚水深要選擇適當的水深;

    三、調釣方式方面

    春季釣魚應調靈,因為春季魚口較輕,調太鈍了可能抓不住浮漂中魚訊號

  • 4 # 軍哥漁具工作室

    春季釣魚的話我個人感覺主要和天氣有很大的關係,春天氣溫不穩定忽冷忽熱,氣溫低的時候就要選擇水位適當深的地方垂釣水深三米左右最好,如果氣溫特別高的天氣就要釣淺水了水深一米五到兩米之間就可以。當然了春天早晚溫差很大的,我一般都是早上去先用長杆子做釣,一般可以釣到上午九點左右口都比較好的,過了九點太陽☀️出來以後,淺水的水溫會慢慢的升高,這時候就要換短杆子了,如果說兩個人釣位相差幾米,釣組釣餌都差不多的情況下,魚獲如果差的遠,說明魚獲差的那個釣友經驗比較少,選擇的水深有問題,釣魚是一項非常好的戶外休閒運動,但也要用心的去鑽研,只有掌握了釣魚的技巧,能根據天氣的變化做出合理的調整才會有大的收穫。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鮑魚吃的比較多,吃鮑魚有什麼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