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遙望燕園

    漢五年,西楚霸王項羽兵困垓下的一個夜裡,夜來風雨聲,啊不對,是夜來楚歌聲,把我們的項羽從鐵馬冰河的夢中吵醒。

    項羽醒來後,一邊聽著此起彼伏的楚歌聲,一邊不住地喃喃自語,我的楚地已經全被劉邦奪去了嗎?不然的話,為什麼會唱楚歌的人這樣多呢?

    在這樣的一種背景下,虞姬登場了,在楚漢的風雲中,留下一抹最靚麗的背影,也為後世的人們留下無限的遐想空間,人們據此場景,創作了一出又一出的戲劇,霸王別姬的戲碼,一次次在觀眾的眼中上演。

    無論是哪個版本的霸王別姬中,虞姬都是那個被項王所深愛的女子,項王愛她虞姬,勝過了愛自己的生命,項王和虞姬的美好愛情故事,被一代代人傳頌著,歷久彌新。

    但是,所謂的項王愛虞姬,怕是我們的一廂情願罷了,我們自己擁有愛情,我們一次次陷入男歡女愛中,就幻想項羽也會愛虞姬,會跟虞姬山盟海誓不離不棄。

    如果你也曾細細品味霸王別姬最原始的文字,也就是《史記》中項羽兵敗垓下的片段,你就會有這樣一種預感:虞姬怕只是項王的深夜把玩的尤物罷了,談愛,未免太過奢侈了。

    不信?我們看看司馬遷對虞姬出場時的介紹:有美人名虞,常幸從。

    「幸」這的字,放在帝王和女人之間,所表示的意思,不言而喻,就是同房的意思。

    如《史記·呂太后本紀》中提到的漢王和戚姬,司馬遷的原話是「及高祖為漢王,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隱王如意」,如《史記·外戚世家》中提到的漢王劉邦和薄姬,司馬遷的原話是「見薄姬有色,詔內後宮,歲餘不得幸」,如《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中提到的漢高帝劉邦和趙姬,司馬遷的原話是「厲王母得幸焉,有身。」

    從司馬遷選擇的這個字上就可以看出,虞姬只是個陪項王睏覺的尤物罷了,談什麼愛呢?

    如果司馬遷認為項羽和虞姬之間有真愛,就不會用一個「幸」字來打發了,司馬遷並非沒在《史記》中提到愛情。

    如司馬遷寫劉邦第六子劉友的愛情時,原話是「友以諸呂女為後,弗愛,愛他姬,諸呂女妒,怒去」,寫劉邦第五子劉恢的愛情,原話是「王有所愛姬,王后使人鴆殺之。王乃為歌詩四章,令樂人歌之。王悲,六月即自殺」。

    這才是愛情,好嗎?劉恢會沉浸在愛人香消玉殞中不可自拔,會為愛人的悲慘離世而自殺。

    項羽呢,項羽會為虞姬自殺嗎?肯定不會啊!如果會的話,項羽就不會在喝酒唱歌后撇下虞姬,連夜率八百壯士逃之夭夭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項羽也寫像劉恢一樣,為虞姬寫詩了,但他寫的那是什麼玩意兒啊?「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是為虞姬寫的詩嗎?這隻能說是把虞姬寫到了詩裡。

    我們再來看看這首詩裡都提到了什麼?首先是他項羽,這也正常,畢竟是第一人稱寫的嘛,項羽又是那樣的蓋世英雄,有點大男子主義,很正常。其次提到的竟然是馬,最後提到的才是虞姬,也就是說,在楚霸王的心中,他項羽可以排在第一位,馬排在第二位,虞姬只能排到最末位,這是愛嗎?這樣的項羽愛虞姬嗎?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史記·呂太后本紀》、《史記·外戚世家》、《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車市寒冬,長安扛把子車型CS55,為何能夠做到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