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鷹航空

    這個問題就是涉及到國內軍用運輸機的發展歷程了。

    首先來說一下運7吧;

    運7是一款雙發渦槳輕型運輸機,原型機就是蘇聯安-24這款飛機。最初設計定位就是軍民兩用型的,商載能力在44座,航程達到1000km,從效能上來看相當於支線客機級別。

    中國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引進,之後由西飛公司進行仿製生產,中國產型號定型為運-7。在隨後的五十多年裡,運-7演化出各種子型號,其中運7-100型是最早的中國產民航飛機,並取得民航總局頒發的適航證,八十年代曾經投入到商業航線中運營,可惜由於發生多起事故導致運營不久就全面停飛並退出商業運營。

    之後西飛公司再次挺進民航領域,在運7-200型基礎上推出了新舟60系列支線客機,保持總體佈局的同時,大量採用國外裝置,比如發動機、螺旋槳、航電、通訊和導航裝置,從而打造出一款全新的支線客機。現在有陸續推出升級版的新舟600,和加長版的新舟700.

    接下來再說一下運八;

    和運7一樣,運八的原型機也是蘇聯的安-12運輸機,屬於四發渦槳中型戰術運輸機,簡單而論,從效能和外觀來看,安-12和美國C-130比較接近。中國在引入安-24的同時也把這款運輸機引入了,交由西飛公司進行仿製工作,隨著日後的三線建設部署,安-12的仿製工作隨即轉移到漢中的陝飛來接手。

    陝飛在此基礎上仿製生產的飛機就定型為運8,這種運輸機在過去的五十多年裡曾經一度是中國能夠自行生產的最大體量的軍用運輸機,廣泛的用於軍用運輸,傘兵輸送、跳傘訓練等任務。

    進入到八十年代之後,陝飛在運八原型機基礎上進行了各種子型號的研發,比較經典的型號運八C,這是全氣密型,貨艙全部封閉增壓,從而可以提供更為舒適的運輸環境;運八E是無人機特種載運平臺。

    其中運八F是最為重要的改進型號,這是運八系列運輸機首次獲得民航局適航證產品,主要用於國內民航貨運商業運營飛行,先後推出了運八F-100/200/400/600等系列產品,中國郵政曾經採購了一批運八系列貨機來執飛郵政快遞業務航線。

    最後說一下運九。

    運九其實就是陝飛提出的運八深度改進型,在保持原先總體佈局不大動的前提下,把能修改和最佳化的地方基本上都做了修改。從外觀上看運9飛機更為流線型,具體到各個子系統基本上能更換的全部都換成最新的型號產品了,比如發動機和螺旋槳也都換成了改進型號,動力輸出更為強勁,高空效能也更穩定;航電、導航、通訊等都進行了類似升級。從效能上來看,算是把安-12這種飛機的潛力挖掘到極致了,目前這款飛機也是中國非常重要的一種空中運載平臺,可以衍生出預警機、反潛機、巡邏機、電子戰等諸多型號。

    所以,總的來說,運7是一款輕型雙發運輸機,目前重點發展路線就是專攻支線客機;運八則是四發中型運輸機,目前基本上不再發展,而是轉換到運九平臺上面,專攻的方向就是軍用各種特種平臺。

    ——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茶葉的水越清澈越好嗎?你怎麼看待這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