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履琚

    建文帝最大的問題沿著朱元璋錯誤的道理在行進。明朝的理想是建立廷議制,而非獨裁政權。小建文在權力未穩之時即推進獨裁,為他自己的死亡埋下伏筆。

  • 2 # 做人要謙受益

    下面我已談一談個人的拙見,望看到的諸君批評指正。

    明建文帝——朱允炆的失敗,不能單獨的

    說是計策上的失敗,也不能單單的把責任推卸到齊泰、黃子澄等顧命大臣身上,更不能怪他們提出的“削藩”這一建議。

    “削藩”這一建議提的對提的好,而且也必須得要實行。朱允炆的繼承大統,不是正常的太子繼位,——而是皇太孫繼位,——這就給他的執政帶來了很大的不穩定性。各位親王對他不服,諸位文臣武將對他也不甚服,朱允炆本身沒有做出鞏固自己權力的政績,沒有完全瞭解到自己文臣武將的能力而導致的用人接連失誤,沒有訓練忠於自己的軍隊,在軍事指揮上沒有造詣,有兩次可以致朱棣於完敗的時機——卻犯了項羽式的婦人之仁的錯誤,……等等這一切連貫銜接起來,朱允炆焉有不失敗的道理!

    如果,朱允炆聽從了齊泰、黃子澄等的“削藩”的建議,而不是著急的去執行,而是要等到把自己的各項條件都準備完善了再去削藩,那麼歷史也將會改寫了。

  • 3 # 言心童童

    本人覺得建文帝失敗跟自己朝廷的決策猶豫不決,和用人不當有直接到的關係。就拿最開始朝廷已經掌握了燕王要造反的證據,卻派過去張信(朝廷都指揮使)抓燕王府的官員(不包括燕王),在北平部署了重兵監管燕王,派過去張炳(被抓)和謝貴(被抓)準備對燕王駐地下手卻被朱棣靠800人的部隊奪取了北平。北平被奪取,我總結了四點首先燕王朱棣在北平20多年根深蒂固,這種情況,朝廷估計不足,認為只要有軍隊在,能夠控制住,監視住你就沒有關係,朝廷有點兒什麼行動,就有人去向燕王府告密。緊跟著,一個官員陳英,一個吏員張信,全部的投誠給燕王,很快的掌握了朝廷方面的資訊。第二,燕王準備充足,你別看他就只有800人部隊,雖然是800人都是800個精英完全忠於燕王的精銳部隊。和那個駐紮外邊朝廷的一團散沙,指揮管沒有了,立刻就混亂的部隊不同,第三燕王,造反,下定決心,義無反顧,沒有退路。所以他做任何事情都極為果斷,比如他殺人。有時候要評論起來,太殘忍了,殺了那些勸他的人,勸他的人又不是真的反對他,只不過說幾句話,不容許,有這種準備,義無反顧地做這件事,可朝廷呢,猶豫不定。到了最後了,還是隻是去抓王府官吏,還不抓燕王,弄到這個地步了,還不動燕王。那怎麼能夠取勝呢,這個優劣就很明顯。第四,就是朝廷派的官員用人不當,用了一個張炳、一個謝貴。沒有謀略,雖說抓燕王有很多限制。可是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你是建文帝朱允文的人,現在他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你了,你不能夠再去考慮那些事情啊,違法的事情,違規的事也得做呀,你要取勝,要達到目的,沒有,派來的陳英(朝廷暗查使)受賄,派來的張信(最高階都指揮使)叛變,朝廷費了這麼大的精力,把注意力全都對付燕王了,最後就出了這些人物。更何況在朝廷定計策的這些人,你這個主意,他那個主意,沒有人有一個果斷的主心骨,用人不當,就看這些都覺得建文帝失敗是必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玉米十公分能出來嗎?玉米種上八天了,有的沒發芽咋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