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eodan2018
-
2 # 播種火焰的青牛
農曆新年,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就要來到了。
元日 (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古人過新年還是很熱鬧的,放爆竹、喝美酒、掛門神、貼春聯,所有人喜氣洋洋地迎接新年的到來。
而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大家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現在我們吃美食和穿漂亮的衣服不需要再等到過年了,平時隨時都可以吃香的喝辣的,隨時都可以購買全球時尚的服裝。
所以現在過年的意義已經不在乎吃什麼以及穿什麼了,新的時代賦予了新年新的意義。
特別是對於未曾經歷過艱苦歲月的年輕人來說,他們對過年感受最強烈的是什麼呢?我覺得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
團圓。
科技的發展讓地球變小了,大家工作的地點天南海北,各地都有,很多人與父母和親朋好友都不在一個城市,平時很難團聚在一起,而過年在大家的心目中就是必須要團圓,不論身在何方都要回家與家人團圓與朋友團聚,讓親情和友情在過年時得到昇華。所以即使我們的鐵路網早已全球第一,但每當過年的時候仍然是一票難求,每個在外的人都歸心似箭,一定要回家過年。傳統文化。雖然現在國家為了提倡環保,很多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但過年的其它民俗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繼承,每家每戶貼對聯、貼福字、貼窗花,大紅燈籠高高掛。另外還有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踩高蹺、耍龍燈、舞獅子等。如何讓年味更濃,如何讓年輕人能夠更強烈地感受過年的氛圍,我有個建議:
讓年輕人更多地參與到過年的活動中。譬如可以讓年輕人去學著踩高蹺,讓年輕人去耍龍燈,去舞獅子,一旦自己參與進去,他們的感受就會完全不同,他們在接受傳統文化薰陶的同時,可能還會從他們的角度對傳統文化進行補充和創新。也許有人說我沒這個條件啊,那就做最簡單的,譬如貼春聯,包餃子,這些簡單的活動也能獲得很多的參與感與滿足感。只有參與進去,才能切身體會到過年與平時的不同,也才能將中華民族的這一文化傳統繼承和發揚下去。
過年感受最強烈的來自於親人團聚,有的年輕人在大城市工作和生活,過年回家看望父母親人,七大姑八大姨的一年可能就在過年期間可以見一面,聊聊家常吧!還有就是要準備好多禮物給家人朋友,菸酒,衣服等等這個準備的過程也強烈的感受到年味。最後當然是拜年給紅包,收紅包這種最能感受到年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