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笠翁話農村

    穀子是五穀雜糧其中之一,在高溫情況下生長髮育迅速,適宜黃土高原播種,特別是陝北的小米名揚四海。

    穀子的播種時間和習性

    一、播種時機

    在陝西關中,農民一般在立夏時就開始種穀子了,也就是在收完油菜後回種穀子。有一句農諺“過了小暑谷,抱著穀穗哭”。因為穀子生長時間比較短,所以超過小暑基本穀穗上就沒穀子了,我們叫它為“秕穀”。

    二、穀子習性

    穀子比較耐旱,根系很發達,喜歡25度以上的溫度。但穀子對墒情特別挑剔,生長習性主要是喜歡“浮墒”。所以農民總結一句諺語“麥在種,秋在管”,意思是種麥子底墒重要,而秋糧,也就是穀子,喜歡浮墒。

    還有一句農諺“叉下有火,鋤下有水”。含意是舊時農民在麥場曬麥子,隔上1~2小時,必須用鐵叉翻動一下,多翻動幾次,麥子容易曬乾,利於收回的麥子碾打。而鋤頭下有水,意思是下一次雨,穀子就要鋤一次。笠翁記得小時候,隔上7~8天就要鋤穀子,每鋤一次就會保墒,就是遇到乾旱,而鋤的次數比較多的,穀子長勢與鋤次數少的明顯有差別。

    下大雨後,穀子是不會出苗的。

    穀子棵粒比較小,農民用木耬播種,基本上比較淺一點,因穀子小,相應的吐出地面的力量有限。穀子一般在溫度和溼度適合的情況下,出苗時間為5天左右。如果種下墒情不良或者土地耕作不細,一般情況下5天后未出來,穀子就燒苗了。

    土地經過大雨被噴後,太陽出來又經爆曬,形成一道板結層。而穀子棵粒小,很難突破這道硬土層。如果超過5天左右的出苗期,穀苗還未見到。這種情況就是“燒苗了”,必須從新播種,達到趕時趕墒的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知道有哪些精闢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