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就說說我的家鄉過年習俗吧。去年已經寫過,不妨再敘一遍。我的家鄉隴南市轄八縣一區,屬於長江流域。按照地域分為先秦文化、羌文化和巴蜀文化。每一個縣受民族、家族影響又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如文縣既有白馬人的白馬文化,又有巴蜀文化,主要以蜀文化為主。過年得從臘八開始,掛臘肉,灌香腸,置辦各類年貨。俗語“臘八粥喝了,人變得糊塗了,使勁花錢——平時捨不得的”。臘月二十三灶瓜婆(當地音——即灶神,小時候在文縣聽老年人講,當地人把玉皇大帝稱天爺或者老天爺,灶神是天爺的妹妹,所以把灶神叫灶瓜婆——當地人把自己的姑婆就叫瓜婆)昇天——上天述職述廉述作風,當地人在灶臺要點蠟燭、上香、燒紙錢,並用罐子熬柿餅水——小火慢慢的熬,一直把柿餅熬化了,喝起來很甜,敬灶瓜婆(甜一下嘴,可以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臘月二十四開始掃煤(大掃除,徹底的打掃衛生,亦稱掃黴)——從灶房開始,所有房子仔細打掃一遍,一家人差不多要忙一天。臘月二十五開始發酵子(又叫起面),煮醪糟。臘月二十六、七、八,最後的農村趕集——當地人叫逢場,再購買一些年貨和三十敬先人(祖先)和上墳的蠟燭、火炮子(鞭炮)、火花、香、紙,對聯等。二十九,面發好了,開始蒸饃饃、蒸包子——有菜包子,有小紅豆包子,燒晾曬半乾的臘豬頭肉、臘豬腿,準備年飯(啥都準備好了正月初就可以輕鬆了)。年三十,早早起床,同一族人開始拿香去接先人(先人掛像平時都在族中有威望人家,三十被族中其他人接到自己家,掛在廳房供奉——每一年輪流),然後就各自到自家的祖墳上墳。回家開始貼春聯,準備晚飯。年三十晚飯比較豐盛,開始的也早。吃飯中老年人總要說“三十晚上算一賬,人在本錢在”。晚飯後開始到掛先人的人家去敬先人,燒點紙、點上蠟燭和香,然後族人坐一起說說一年的滄桑,議議明年該誰家敬先人,然後各回各家。農村現在還有一些人三十夜在灶臺點個香、放一碗臊子面,燒點紙,灑一杯酒,接灶瓜婆回家過年,俗稱敬爺湯。有看春晚的,有喝酒的,基本上12點之前不會睡覺。
大年初一早上,基本上是孫子給爺爺奶奶拜年,就是磕頭,然後老人給孩子壓歲錢,中午吃餃子……一直到正月十三基本上和其他地方一樣。十四開始迎燈,鬧社火,農村社火很熱鬧,有舞龍的,有耍獅子的,還有划船燈的(就是紙糊的燈船,由一個船姑娘和船老漢組成)。社火隊給誰家耍是要收錢的,出錢的人都會在自己家院子裡擺上一個陣,要求社火隊破了陣才給錢,陣我知道的有:什麼火燒財門開阿,四海朝天陣阿,過火焰山阿等等,有一定難度,不過社火隊都有些知識豐富的,一般難不住,即使難住了,說吉利的說點好聽的也就過了。同年三十一樣,十四夜也要敬先人,所謂小年大十五。到十六,開始送神,(當地叫三十晚的敬爺湯,十六晚的送爺湯)。此後雖然不再有濃濃的年味兒了,但是年還不算過完了,一直到二月二,大家知道的,開始爆米花——有包穀的、黃豆的、大米的,到處都有爆聲,大家口裡吃幾粒米花,感覺口中咯啪的響聲,終於清醒了,年過完了,錢花光了,不能再胡花錢了。該幹嘛幹嘛去吧。
編輯
謝邀!就說說我的家鄉過年習俗吧。去年已經寫過,不妨再敘一遍。我的家鄉隴南市轄八縣一區,屬於長江流域。按照地域分為先秦文化、羌文化和巴蜀文化。每一個縣受民族、家族影響又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如文縣既有白馬人的白馬文化,又有巴蜀文化,主要以蜀文化為主。過年得從臘八開始,掛臘肉,灌香腸,置辦各類年貨。俗語“臘八粥喝了,人變得糊塗了,使勁花錢——平時捨不得的”。臘月二十三灶瓜婆(當地音——即灶神,小時候在文縣聽老年人講,當地人把玉皇大帝稱天爺或者老天爺,灶神是天爺的妹妹,所以把灶神叫灶瓜婆——當地人把自己的姑婆就叫瓜婆)昇天——上天述職述廉述作風,當地人在灶臺要點蠟燭、上香、燒紙錢,並用罐子熬柿餅水——小火慢慢的熬,一直把柿餅熬化了,喝起來很甜,敬灶瓜婆(甜一下嘴,可以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臘月二十四開始掃煤(大掃除,徹底的打掃衛生,亦稱掃黴)——從灶房開始,所有房子仔細打掃一遍,一家人差不多要忙一天。臘月二十五開始發酵子(又叫起面),煮醪糟。臘月二十六、七、八,最後的農村趕集——當地人叫逢場,再購買一些年貨和三十敬先人(祖先)和上墳的蠟燭、火炮子(鞭炮)、火花、香、紙,對聯等。二十九,面發好了,開始蒸饃饃、蒸包子——有菜包子,有小紅豆包子,燒晾曬半乾的臘豬頭肉、臘豬腿,準備年飯(啥都準備好了正月初就可以輕鬆了)。年三十,早早起床,同一族人開始拿香去接先人(先人掛像平時都在族中有威望人家,三十被族中其他人接到自己家,掛在廳房供奉——每一年輪流),然後就各自到自家的祖墳上墳。回家開始貼春聯,準備晚飯。年三十晚飯比較豐盛,開始的也早。吃飯中老年人總要說“三十晚上算一賬,人在本錢在”。晚飯後開始到掛先人的人家去敬先人,燒點紙、點上蠟燭和香,然後族人坐一起說說一年的滄桑,議議明年該誰家敬先人,然後各回各家。農村現在還有一些人三十夜在灶臺點個香、放一碗臊子面,燒點紙,灑一杯酒,接灶瓜婆回家過年,俗稱敬爺湯。有看春晚的,有喝酒的,基本上12點之前不會睡覺。
大年初一早上,基本上是孫子給爺爺奶奶拜年,就是磕頭,然後老人給孩子壓歲錢,中午吃餃子……一直到正月十三基本上和其他地方一樣。十四開始迎燈,鬧社火,農村社火很熱鬧,有舞龍的,有耍獅子的,還有划船燈的(就是紙糊的燈船,由一個船姑娘和船老漢組成)。社火隊給誰家耍是要收錢的,出錢的人都會在自己家院子裡擺上一個陣,要求社火隊破了陣才給錢,陣我知道的有:什麼火燒財門開阿,四海朝天陣阿,過火焰山阿等等,有一定難度,不過社火隊都有些知識豐富的,一般難不住,即使難住了,說吉利的說點好聽的也就過了。同年三十一樣,十四夜也要敬先人,所謂小年大十五。到十六,開始送神,(當地叫三十晚的敬爺湯,十六晚的送爺湯)。此後雖然不再有濃濃的年味兒了,但是年還不算過完了,一直到二月二,大家知道的,開始爆米花——有包穀的、黃豆的、大米的,到處都有爆聲,大家口裡吃幾粒米花,感覺口中咯啪的響聲,終於清醒了,年過完了,錢花光了,不能再胡花錢了。該幹嘛幹嘛去吧。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