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何來庸

    國父孫中山曾寫過一副對聯“平生慷慨班都護,萬里間關馬伏波”。以班超和馬援兩位歷史名將來讚頌熱誠愛國、叱吒風雲的蔡鍔將軍,馬援將軍一生鎮守邊關,戰功赫赫,他“北定羌亂,南平交趾,”為東漢王朝的鞏固立下了不世之功,成為後人頂禮膜拜的英雄人物。“大丈夫立志 窮當益堅 老當益壯 男兒要當死於邊野 以馬革裹屍還葬”,這些壯烈的言辭都出自馬援。

    馬援,公元前14年-公元前49年,字文淵,扶風茂陵人,今陝西興平東北人。東漢著名的軍事家。祖先是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趙奢,趙奢號馬服君,秦滅趙後,子孫為避禍而以馬為姓,馬援自幼聰明,常有過人的遠見,年輕時馬援曾因私放囚犯而遠走邊境放牧為生,很快就有數百人來投奔他,甘心聽從他的指揮會,於是他便帶著這些人在甘肅寧夏陝西一帶過起了遊牧生活,儼然成了部落首領,由於經營得法,很快他就擁有了幾千頭牲畜和數萬斛穀物,然而,面對這巨大的財富,馬援提不起多大的興趣。曾感嘆道“難道我就此淪為守財奴嗎?”他志向遠大,把財產全部分給兄弟和族人,出走遠方立志報國。

    亂世對於百姓來說是痛苦和災難,但對於英雄來說,則是趁勢而起名流千古的大好機會,馬援在這個亂世出英雄的時代到處尋找適合自己的位置。

    不久,王莽亂漢,各地群雄割據,烽煙四起,馬援做過王莽新朝的官員,後來成為光武帝劉秀麾下的著名戰將,協助劉秀討伐隴西的隗囂,當時很多人都覺得那裡地形險阻,不宜遠征,只有馬援力排眾議,認為應馬上抓緊時間進軍,趁其不備一舉攻下,開戰之前馬援命人取些米來,他把米堆成山谷溝壑等地形地物,然後指點山川形勢,標示各路部隊進退往來的通道,其中曲折深隱,無不畢現,對佔局的分析透徹明白,劉秀邊看邊聽,興奮不已,馬援這一天才的創意對劉秀平定隴西起了很大的作用,這在古代戰爭史上也是一個創舉,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成為中國最早的沙盤戰術。

    馬援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也是當之無愧的智者,他善於治理地方,而且算得上是個開明的管理者,他不但關心百姓生計,還能與部屬同甘共苦,很受軍民擁戴,馬援為東漢南征西討立下了赫赫戰功,東漢王朝哪裡燃起戰火,他就立即前往撲救,大半生都在安邊戰事中度過,甘肅羌族叛亂,馬援前去,立即平定。越南征側徵貳姐妹叛亂,馬援前往,很快掃平。匈奴烏桓侵擾漢北,馬援受令領兵還擊,匈奴烏桓知道是馬援前去自知不敵,撤兵而逃,北方平定。南邊的武陵五溪蠻夷叛亂,朝廷兩次派兵出征,結果全軍覆沒皆被蠻夷打敗,光武帝對此憂心不已,62歲的馬援請命光武帝領兵平叛,劉秀看他歲數太大沒有同意,但是馬援並不服老,在光武帝面前穿上盔甲,跨上戰馬,在殿上繞圈請命,劉秀極為感動和讚賞,於是派老將出馬,馬援率領漢軍剛到戰場就大破敵軍,首戰傳捷,斬敵兩千餘人,由於當地環境惡劣,漢軍水土不服,士兵大批中暑倒斃,而馬援由於年老也難以適應當地的環境,不久在軍中病逝。

    馬援為國盡忠,殞命疆場,實現了他的壯志,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馬援一生戎馬,赤膽忠心,南征西討,平定了北方羌亂和南方交趾,對東漢王朝統一及鞏固西方、南方邊疆有著重大的貢獻。馬援進身朝廷,沒有一個人推舉薦拔,全靠自己公忠為國,後來位居高位,也不接檔營私,堪稱一代良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伊朗先發制人會有什麼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