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球的地表之下鑽孔,人類也曾經研究過。那就是前蘇聯在和美國冷戰時期進行軍備競賽的時候,在科拉半島鄰近挪威國界的地區開啟的一項科學鑽探計劃。其中的一個的鑽孔深度達到了12,263米,這是目前為止人類在這個地球上,所挖的最深的一個洞。據有關記錄,當鑽到如此深度時,會探聽到恐怖雜音,而且鑽頭容易損毀,不明原因的丟失。但是這個洞連地幔層都沒有挖到,只是碰到地表層的一點皮毛而已。
目前認為:地心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外地核的物質為液態,內地核現在科學家認為是固態結構。
關於地球深處具體是什麼物質,處於什麼狀態,科學界還眾說紛紜,難下結論。
在外地核部分,壓力已達到136萬個大氣壓,到了核心部分便增加到360萬個大氣壓了。這樣大的壓力,人們在地球表面是很難想象的。科學家作過一次試驗,在每平方釐米承受1770噸壓力的情況下,最堅硬的金剛石會變得像黃油那樣柔軟。
地核內部溫度也很高,估計可高達2 000-5 000℃,物質的密度平均在1000000克/釐米x釐米x釐米之間。在這種高溫、高壓和高密度的情況下,人們平常所說的“固態”或“液態”概念,已經不適用了。因為地核內的物質既具有鋼鐵那樣的“鋼性”,又具有像白蠟、瀝青那樣的“柔性”(可塑性)。這種物質不僅比鋼鐵還堅硬十幾倍,而且還能慢慢變形而不會斷裂。
所以想打穿地球,以現在的技術是根本就沒有可能的。不是地球向外的排斥力。
關於地球的地表之下鑽孔,人類也曾經研究過。那就是前蘇聯在和美國冷戰時期進行軍備競賽的時候,在科拉半島鄰近挪威國界的地區開啟的一項科學鑽探計劃。其中的一個的鑽孔深度達到了12,263米,這是目前為止人類在這個地球上,所挖的最深的一個洞。據有關記錄,當鑽到如此深度時,會探聽到恐怖雜音,而且鑽頭容易損毀,不明原因的丟失。但是這個洞連地幔層都沒有挖到,只是碰到地表層的一點皮毛而已。
目前認為:地心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外地核的物質為液態,內地核現在科學家認為是固態結構。
關於地球深處具體是什麼物質,處於什麼狀態,科學界還眾說紛紜,難下結論。
在外地核部分,壓力已達到136萬個大氣壓,到了核心部分便增加到360萬個大氣壓了。這樣大的壓力,人們在地球表面是很難想象的。科學家作過一次試驗,在每平方釐米承受1770噸壓力的情況下,最堅硬的金剛石會變得像黃油那樣柔軟。
地核內部溫度也很高,估計可高達2 000-5 000℃,物質的密度平均在1000000克/釐米x釐米x釐米之間。在這種高溫、高壓和高密度的情況下,人們平常所說的“固態”或“液態”概念,已經不適用了。因為地核內的物質既具有鋼鐵那樣的“鋼性”,又具有像白蠟、瀝青那樣的“柔性”(可塑性)。這種物質不僅比鋼鐵還堅硬十幾倍,而且還能慢慢變形而不會斷裂。
所以想打穿地球,以現在的技術是根本就沒有可能的。不是地球向外的排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