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京眼科醫院劉主任
-
2 # 涼番薯
僅僅只是,想當初,華為的非主營業務在老餘的吹棒聲中,現如今,已經植根於廣大的民眾。事實證明,摸著石頭過河不謂是事實真理所在。天下武功出少林,可是,武功第一的,並不一定要出身少林寺。
-
3 # 心容則大
任正非40多歲辭職創業締造華為。如今華為雖為民營企業,但其創新能力遠超我們所瞭解的範圍,其發展已上升到國家戰略。
-
4 # 韓大劍客
華為被大家都知道是聯通把CDMA網路賣給電信(或者說被電信收購了)之後,中國電信把基站全部換成華為的了,然後華為的隨身WIFI,上網絡卡等迅速發展剛剛好有好正常,不限流量。然後就是最便宜的功能機電信版的,用的人也不少,後期的無線固話。華為手機直到P6出現,才引起消費者關注,包括mate系列的mate7銷量都很好,知道後來的保時捷版等等,華為現在把各個產品線都覆蓋全了,售後維修也是鋪天蓋地的開,每月的第一個週五週六週日是服務日,減免手工費。都是固話消費者的策略。自有自己的晶片,這是比其他中國產品牌更強優勢。高階機都是自己的晶片!很厲害。
華為87/88年(記不太清了)成立於深圳。
創始人:任正非。
啟動資金:20000人民幣。
創立之初,為代理國外進口的程控交換機(當時做這個業務的據說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家)。
那個時期,國內沒有自己的技術和產品,都是進口的,號稱七國八制。
後來漸漸走上了自主之路,成功研發出c&c08程控交換機,簡稱08機,也是華為的起家產品,所以一度華為的總機號,各個國內代表處的聯絡電話尾號都是0808。
再之後拓寬到光傳輸產業,IP(一開始也只有中低端路由器交換機),光傳輸發展非常迅猛,很快打到了客戶海外只認朗訊,國內只認華為的地步,進而發展成了全球第一。
以上為華為的拳頭產品,統稱為固定網路產品。
之後向無線市場進發,這個時候出現了戰略錯誤(其實是中國市場的政策性因素特別大),華為一是壓錯寶錯過了小靈通(技術直男認為小靈通沒有技術含量,沒有前途),二是錯過了cdma,選擇了最難啃的骨頭gsm。
好在華為執行力很厲害,迅速的補上了cdma的短板。
再之後就是繼續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3g技術,這次華為學乖了,沒押寶,主攻主流技術wcdma,另外兩個也沒放過。
同時,因為無線測試的需要,終端廠家總是跟不上最新技術發展,就開始自己做測試機,坐著坐著,不能白做,順手賺點錢就給電信運營商做了貼牌機。
與此同時華為的IP經歷與思科的訴訟,與3com的分分合合,迅猛發展,自主攻克了核心晶片的自研,成本大幅降低,效能大幅提升,進而在國內的核心路由器市場攻城拔地,成為全球三大核心路由器廠家之一,並憑藉綜合優勢排名第二。
再後來就是4g技術的全面開花,和大家都熟知的餘大嘴執掌終端並帶領終端拋棄定製機,一路突破向高階,走到了目前全球第二。
這中間因為描述方便將無線部分描述在一起了,IP放在之後描述,其實時間軸來說,是同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