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要請!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對攝影中的“景別”這個專業術語做一個簡單的敘述,景別是指由於攝影機與被攝體的距離不同,而造成被攝體在攝影機尋像器中所呈現出的範圍大小的區別,景別一般分為五種,由近及遠分為“特寫”“近景” “中景”“全景” “遠景”,而在風光攝影中,可直接分為“近景” “中景”和“遠景”。在實際拍攝中,景別之間都是一個相對的距離範圍,遠景只是相對的中景而言,中景之外的都可以稱為遠景,所以用多長的鏡頭可以拍攝遠景其實也是一個相對的說法了,一般上來說,300-500這個焦段範圍都可以拍攝遠景,但是若要拍攝更遠的區域性影像,那麼還需要更長的焦段,如800以上。
這裡我給大家分享一下用長焦拍攝的一些心得。我有一個150-500焦段的變焦鏡頭,只能滿足相對景別距離較近的遠景拍攝。但是在比較大距離景別的拍攝情況下,500的焦段是不夠,比如我們在去雲南兩個地方拍攝:一個是元陽梯田,另一個是念湖,遇到了這樣的拍攝情況,因為元陽梯田的多依樹景點的觀景臺距離梯田比較遠,(估計離對焦中心位置約3000米左右)僅靠24-70焦段的變焦鏡頭基本上只能拍一個大全景了,若要拍出梯田的區域性景觀那,500焦段是最低值,所以我拍區域性景觀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把長焦鏡頭拉倒頂端的500焦段上
焦距:70 毫米 只能拍梯田大全景
換上150-500的變焦鏡頭,焦距:180 毫米 拍攝的中景效果
焦距:290 毫米 拍攝的中景效果
焦距:450 毫米 拍攝的效果
焦距:500 毫米 拍攝的效果,說明:這張照片角度對準的梯田更遠處,本想拍出一個近景中的人物在梯田上行走的剪影效果,但迫於鏡頭焦段的限制,只能拍出中遠景的效果。
在唸湖拍攝的時候,因為拍攝的鳥類基本上都在湖中心的沙洲上,離岸邊約1000米左右,拍攝的時候明顯感覺500焦距不夠用,的這張焦距:500 毫米拍攝,也是等到鳥飛到比較靠近的位置進行拍攝的。
這張焦距:500 毫米拍攝,有些勉強,若焦距夠的話,還可以拉近一點就更好了
在湖中溼地上的鳥的姿態很好看,但這500毫米就只能拍的個大全景了。想拍鳥的中近景,呵呵,只能是望鳥興嘆了!
所以,用多長的鏡頭可以拍攝遠景,希望各位能從我的文章分享過程中得到答案。
謝謝要請!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對攝影中的“景別”這個專業術語做一個簡單的敘述,景別是指由於攝影機與被攝體的距離不同,而造成被攝體在攝影機尋像器中所呈現出的範圍大小的區別,景別一般分為五種,由近及遠分為“特寫”“近景” “中景”“全景” “遠景”,而在風光攝影中,可直接分為“近景” “中景”和“遠景”。在實際拍攝中,景別之間都是一個相對的距離範圍,遠景只是相對的中景而言,中景之外的都可以稱為遠景,所以用多長的鏡頭可以拍攝遠景其實也是一個相對的說法了,一般上來說,300-500這個焦段範圍都可以拍攝遠景,但是若要拍攝更遠的區域性影像,那麼還需要更長的焦段,如800以上。
景別示意圖(網路圖片)這裡我給大家分享一下用長焦拍攝的一些心得。我有一個150-500焦段的變焦鏡頭,只能滿足相對景別距離較近的遠景拍攝。但是在比較大距離景別的拍攝情況下,500的焦段是不夠,比如我們在去雲南兩個地方拍攝:一個是元陽梯田,另一個是念湖,遇到了這樣的拍攝情況,因為元陽梯田的多依樹景點的觀景臺距離梯田比較遠,(估計離對焦中心位置約3000米左右)僅靠24-70焦段的變焦鏡頭基本上只能拍一個大全景了,若要拍出梯田的區域性景觀那,500焦段是最低值,所以我拍區域性景觀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把長焦鏡頭拉倒頂端的500焦段上
焦距:70 毫米 只能拍梯田大全景
換上150-500的變焦鏡頭,焦距:180 毫米 拍攝的中景效果
焦距:290 毫米 拍攝的中景效果
焦距:450 毫米 拍攝的效果
焦距:500 毫米 拍攝的效果,說明:這張照片角度對準的梯田更遠處,本想拍出一個近景中的人物在梯田上行走的剪影效果,但迫於鏡頭焦段的限制,只能拍出中遠景的效果。
在唸湖拍攝的時候,因為拍攝的鳥類基本上都在湖中心的沙洲上,離岸邊約1000米左右,拍攝的時候明顯感覺500焦距不夠用,的這張焦距:500 毫米拍攝,也是等到鳥飛到比較靠近的位置進行拍攝的。
這張焦距:500 毫米拍攝,有些勉強,若焦距夠的話,還可以拉近一點就更好了
在湖中溼地上的鳥的姿態很好看,但這500毫米就只能拍的個大全景了。想拍鳥的中近景,呵呵,只能是望鳥興嘆了!
所以,用多長的鏡頭可以拍攝遠景,希望各位能從我的文章分享過程中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