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商務新觀察
-
2 # 小黑看財經
不請自來。題主的要求要跑贏通貨膨脹,又要風險極低的理財品種。筆者思考了一下,可能目前只有信託才能滿足題主的要求了。
目前,民間測算的通脹率超過5%,所以保本類理財是無法滿足題主要求的。
2018年,信託行業平均回報率在7.8%,這一點滿足題主的要求。雖然信託行業2018年有過10多隻信託,50多個專案暴雷,但是絕大多數都在當年完成了兌付,風險可控,總體來說是安全的,但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
題主也應該轉變一下投資觀念,世界上不存在既有高收益,又沒有風險的理財專案,這樣是不符合投資規律的。風險伴隨著收益,要想獲得一定的收益,就要承擔一定風險,這個道理大家都應該明白。
這依然是想要高收益,又不敢冒風險的一種理財想法。從來沒有低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這也不符合市場預期,高收益高風險是所有投資者的共識。
大家可以想一想風險極低的理財產品都是什麼呢?首先想到的就是銀行存款類產品、貨幣市場基金、儲蓄國債等,而目前的貨幣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大多數都是在2.3%附近。此外,存款和國債利率基本都是在4%~5%之間。
而去年全年國內的通貨膨脹率卻是6%~7%之間徘徊,就算以6%的最低通脹率來看,這些低風險產品的收益率都難以企及更不可能跑贏。老百姓也常說一句話,那就是工資永遠沒有物價上漲的快。這也側面反映出通貨膨脹對普通投資者的影響至深。
很明顯,只有轉變理財觀念,才有機會跑贏通貨膨脹率,但你做好本金虧損的準備了嗎?比如說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指數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等完全有可能獲取很高收益,甚至部分P2P平臺也都有10%以上的年化收益,問題是你敢於冒風險嗎?
因此,我的建議是不要指望低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一旦抱著這種觀念就很容易陷入非法集資活動者編織的“保本+高收益”理財陷進。尤其是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吧!畢竟更多人都是很看重本金百分之百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