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冷鏈仙生

    18年11月有幸帶學生去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巴比饅頭)參觀學習。對巴比饅頭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巴比饅頭就是一個把家鄉土特產做成品牌的案例。

    這些年,餐飲行業發生了鉅變。各類新興的快餐、火鍋、奶茶不斷出現,分走了傳統餐飲品牌的不少利潤。以至於不少人高呼“傳統的餐飲生意是越來越難做了。”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一個叫劉會平的男人卻依靠著賣饅頭讓年銷售額達到了20億。

      可能不少人對這個名字比較陌生,不過說起“巴比饅頭”,很多人就熟悉了。如今,在全國範圍內,“巴比饅頭”的門店已經超過了2000家,成為了全國知名的饅頭品牌。那麼,劉會平是如何將賣饅頭這麼一件再尋常不過的生意,發展成如今這般的餐飲巨頭呢?

      市場調查摸清消費者需求

      做餐飲生意,面向的受眾是消費者,因此,摸清楚消費者真正的需求是什麼,非常重要。而年輕時在全國各地創業卻經歷了數次失敗的劉會平,顯然深諳此道。2000年,劉會平決定在上海成立包子(饅頭)鋪。為了讓這一次的創業不再以失敗告終,他開始做市場調查,跑遍了上海不少地區,透過品嚐慢慢摸清楚了當地消費者偏愛的口味。

      熟悉了口味後,他又開始研究消費者對口感和門店方面的要求。他發現許多小門店的包子是手工製作,口感很好,顧客很喜歡。因此,他決定自己的饅頭鋪也不採用機械裝置,全程手工。同時,他還從自己的老家採購原料,進一步壓縮成本。因為饅頭的成本相對較低,得以讓劉會平將饅頭的價格壓得很低。價格實惠,饅頭口感也好,劉會平很快在當地站住了腳跟。那一年,他的包子鋪“劉師傅大包”開業,整年賺了幾十萬。

      改名走上品牌升級之路

      “劉師傅大包”的生意不錯,讓劉會平很是欣慰。但是很快,他便意識到了這個名字的侷限性。雖然“劉師傅大包”很接地氣,但是畢竟太俗氣了一點。上海是個相對現代化的城市,有很多時尚的年輕人,不喜歡這種老土的名字。於是,他開始構思“劉師傅大包”的改名。因為上海有不少人把包子也稱呼為饅頭,所以他乾脆就起了“巴比饅頭”這個略顯洋氣的中西結合名字。而後“巴比饅頭”也開始推出各種新型別的食品,真正開始了品牌升級。

      統一標準保證質量

      在餐飲行業,存在這麼一種現象。一個小品牌因為生意好,迅速擴張了許多的門店。但是因為門店擴張的速度太快,導致食物的原材料以及製造的技術普及沒跟上,導致部分門店在味道上出現了明顯的質量下降。而味道是一個餐飲品牌的根本,一旦味道不行,隨之而來的就是口碑下降,進而會降低消費者對整個品牌的印象。

      劉會平針對這一點想出了自己的應對方式。“巴比饅頭”在壯大之後,採用一套標準化的運營方案,大部分饅頭、包子都在中央工廠採用統一標準制作,以此保證饅頭、包子的味道。而後,“巴比饅頭”還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供應體系,透過冷鏈技術將饅頭髮往各個分店,有效保證了各地的分店都能擁有高質量的饅頭。

      從不知名的小饅頭店,發展到如今的全國連鎖。“巴比饅頭”的成功,固然有市場推動、運氣好各方面的原因,但是歸根結底,還得歸功於劉會平本人對市場的深刻理解,以及把品牌發展的良好把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喝水後小便少,早上手、臉有點腫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