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弘基金

    當前,美國、加拿大、日本、南韓、德國等眾多海外國家均在發展線上投顧業務,然而,除了美國,絕大多數國家還處於初級階段,美國的線上投顧業務興起最早,最為成熟,至今已頗具規模。

    美國線上投顧業務始於2008年。當金融危機過後,華爾街傳統金融機構還在忙於消解公眾巨大的信任危機以及全新繁瑣而全面監管政策之時,正是在這一時期,以 Betterment 和 Wealthfront為代表的線上投顧企業一躍跳上了舞臺,透過先進數字化科技手段,降低投資者門檻,為使用者提供個性化、低費用、智慧化的理財服務,成為了財富管理行業新攪局者。

    符合歷史發展大勢的東西終被資本肯定。2014年,Wealtfront獲得6400萬美元的D輪融資,目前資產管理規模30億美元左右;2016年,Betterment獲得1億美元E輪融資,資產管理規模40億美元,估值7億美元。

    如此巨大的市場自然吸引多方想分一杯羹。傳統金融機構後來居上,紛紛成立智慧投顧部門,或透過收購創業公司,涉足智慧投顧領域,推出自己的智慧投顧產品,並迅速贏得使用者的青睞。2015年5月,嘉信理財上線智慧投資組合服務後,不到三個月時間吸引24億美元投資,以及3.3萬多名客戶;2015年8月,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Blackrock收購了機器人投顧初創公司FutureAdvisor;2016年3月,高盛收購線上退休賬戶理財平臺HonestDollar。

    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外線上投顧主要擁有四大模式:

    1. 面向中低淨值客戶的被動投資模式;

    2. 面向中等收入客戶的主動投資模式;

    3. 面向高淨值客戶的O2O服務模式;

    4. 面向機構和獨立投資顧問的服務平臺。

    國外線上投顧行業特徵亦呈現4大特徵:

    1. 提供低成本的財富管理服務

    對使用者收取的平臺費用都壓低到了0.25%上下的水平。Betterment的浮動收費模式吸引10萬美元以上資產規模的使用者,Wealthfront吸引1萬美元以下資產規模的使用者;嘉信理財的產品利用平臺優勢實現了零平臺費用的運營模式,進一步壓低使用者的成本費用。

    2. 個性化

    多個線上投顧平臺都為使用者個性化地定製最佳化投資組合,利用不同的模型為使用者帶來不同的財富管理效益。

    3. 創新性功能成為產品的加分項

    如Wealthfront首個將美股ETF用個股組合代替,探尋更低的成本模式;貝萊德收購的FutureAdvisor,可以直接管理使用者現有的投資組合,而不必須建立新的投資組合,為使用者帶來更多的便捷。

    4. 均投資於被動型ETF基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節是尋求融資的最佳時期嗎?聚會中會有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