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口的樹
-
2 # 兒童教育家陳加榮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的教育訴求更加多元化,要求更高,從關注知識傳授本身外,逐步關注因材施教,個性發展,個性化教育以及服務態度、服務質量、學生家長群體、通識教育、藝術教育、品質教育和素養教育等綜合考慮,傳統模式下的應試教育,已經無法滿足一部分高素質精英家長和部分成功人士的教育需求,所以不願被動選擇所屬片區的學校,而會依據自身經濟條件,進行選擇性調整,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擇校。
-
3 # 語文路老師
這個問題是不成立的,應該說家長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上劃片的較差的公辦學校而選擇民辦精英校。如果你家孩子的片內是公辦名校,誰還肯把自己的孩子送去民辦學校?如果你的命題成立,還哪來天價學區房?所以目前來看家長擇校的首選還是公辦重點校,如果孩子的戶口沒在片內,也沒有過硬的證書就只能退而求次選擇民辦精英校了。
不可諱言現在一些民辦學校確實辦的不錯,無論硬體還是師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這也僅僅是和農村薄弱學校相對比而言,相對於城市重點學校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否則那些所謂的民辦名校也不用掛上公辦名校的名頭也炫耀自己了。
近兩年民辦學校異軍突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掐尖招生,而公辦學校只能是招片內生,這差距一下子就出來了。只要是做過老師的都知道生源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李鎮西先生還曾撰文批過最好的醫院收治最難治的病人,而最好的學校卻教著最優秀的學生,這不科學!前兩天教育部專門發文規範民辦學校的招生,但是隻要是小六生或初三生的家長都明白其實民辦學校的掐尖招生早已結束了,只能看明年了。
關於所謂名校的形成過程我的推文裡有,大家可以關注檢視。
這是個偽命題,都不願意去,那個學校的學生從哪裡來的?從國外進口的嗎?現在社會上出了一股怪風——拼命的弱化公辦教育,為達此目的,再用對比方式片面的美化私立學校。是的,從表面上看,私立學校的升學率要高一點。但是這不代表私立學校的老師教學能力有多強,而是生員質量起了決定作用。最初,私立學校主要是初中學段,招生人員下到小學,直接找到畢業班的班主任老師,求他們幫助做工作,並承諾送一個學生給多少好處費,(以報了名交了學費為準)記得第一年一個學生能賣100元,第二年200,到第三年的時候一個學生就賣到300元了,試想這一個班假如能賣出去30個學生,這個班主任腰包裡就有9000塊錢的進項,他能不賣力嘛?那年我們一莊上六年級一個班總數44個人,公辦初中只招到6個學生,(家庭困難,交不起私立學校的學費)其他38人悉數被當地兩所私立學校拿走了。那一階段,私立學校剛起步,對生源的要求是隻要數量,不管質量的事,捥到籃子的就是菜,後來就不了,招了來先考試,成績差的退回,價格也隨著上來了,90年代的時候,一個學生三年初中3到5萬就夠了,現在10萬塊錢下不來,私立學校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化了那麼多錢買來的學生,他會要那個差生嗎?所以前幾天教育部下發檔案,禁止掐尖招生,其中包含著私立學校的這種情況。好學生,氣誰都能教好,只要那個老師是合格的,也不用太積極,按部就班便可以了,難的是帶那些差生,老師就是累死了都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