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龍泉窯瓷器的鑑定:
浙江龍泉窯以青瓷聞名,是中國著名的窯口之一,龍泉窯瓷器創燒於五代,發展於北宋,繁榮於南宋,經過元代中期的沒落,由明代洪武宣德上升到另一個高峰,直至清代衰落。龍泉窯瓷器是中國歷史上很有影響力的一個瓷器,而且遠銷國外。龍泉窯瓷器以梅子青和粉青最具代表些。龍泉窯瓷器的特點是以釉色和造型取勝。現將明代龍泉窯瓷器的鑑定方法整理如下:
一、明代早期龍泉窯瓷器:1、胎質鑑定:
比較精細,精品胎色白中微閃灰,胎質細膩厚重,相比元代胎體較厚。
2、釉色鑑定:
施滿釉,盤、碗器底一般不施釉,也有如元代圈足底部留有刮圈墊燒痕的。釉色青灰,釉薄而透明,釉面光澤度很強,滋潤勻淨,釉色綠中微泛黃。
3、造型鑑定:
器物以盤、高足杯、菊瓣紋碗、玉壺春瓶、執壺、蓋罐多見,高足杯的足較高,製作精湛,造型精美,人物雕塑多仿宋元。
4、紋飾鑑定:
有竹節裝飾,一節或多節,挖足粗率且較淺。紋飾有人物故事及花托吉、福、壽、金玉滿堂等字。器表多有刻劃花裝飾,圖案構圖疏密得體,刻花精細。
5、支燒工藝:支燒方式呈多樣化,根據器類不同,裝燒方式也不同。足端刮釉,澀圈,或墊餅墊燒。支燒印痕濃豔,是火石紅。
二、明代晚期龍泉窯瓷器:
1、胎質鑑定:
粗品胎頂淘洗不精,質地粗糙。製作不精細,胎體特別厚重,尤以底部為甚,所見多為碗、盤類製品。
釉色多綠中閃黃。器皿仍採用滿釉刮圈墊燒,但工藝較粗,常見的有直口深腹碗等。
3、紋飾鑑定:
裝飾以印花和刻劃花為主,圖案紋樣有器外壁的瘦長菊瓣放,內裡的花卉紋,以及頗有特色的印花歷史故事、二十四孝人物等。其中人物圖多印在器內壁,由於製作較粗,印花紋樣常有模糊不清之感。
4、造型鑑定:
有玉壺春、蓋罐、碟以及出現一些形制較好的新器型。
5、支燒工藝:底是露胎,成褐色或紅棕色,支燒卯痕不明顯。
明代早期龍泉窯瓷器仍保留著宋元風格,跟元代龍泉窯瓷器有很多繼承的關係。明代晚期龍泉窯瓷器器型笨拙,工藝粗糙,施釉較薄,釉色偏黃,因而到清初以後逐漸走向衰落。
明代龍泉窯瓷器的鑑定:
浙江龍泉窯以青瓷聞名,是中國著名的窯口之一,龍泉窯瓷器創燒於五代,發展於北宋,繁榮於南宋,經過元代中期的沒落,由明代洪武宣德上升到另一個高峰,直至清代衰落。龍泉窯瓷器是中國歷史上很有影響力的一個瓷器,而且遠銷國外。龍泉窯瓷器以梅子青和粉青最具代表些。龍泉窯瓷器的特點是以釉色和造型取勝。現將明代龍泉窯瓷器的鑑定方法整理如下:
一、明代早期龍泉窯瓷器:1、胎質鑑定:
比較精細,精品胎色白中微閃灰,胎質細膩厚重,相比元代胎體較厚。
2、釉色鑑定:
施滿釉,盤、碗器底一般不施釉,也有如元代圈足底部留有刮圈墊燒痕的。釉色青灰,釉薄而透明,釉面光澤度很強,滋潤勻淨,釉色綠中微泛黃。
3、造型鑑定:
器物以盤、高足杯、菊瓣紋碗、玉壺春瓶、執壺、蓋罐多見,高足杯的足較高,製作精湛,造型精美,人物雕塑多仿宋元。
4、紋飾鑑定:
有竹節裝飾,一節或多節,挖足粗率且較淺。紋飾有人物故事及花托吉、福、壽、金玉滿堂等字。器表多有刻劃花裝飾,圖案構圖疏密得體,刻花精細。
5、支燒工藝:支燒方式呈多樣化,根據器類不同,裝燒方式也不同。足端刮釉,澀圈,或墊餅墊燒。支燒印痕濃豔,是火石紅。
二、明代晚期龍泉窯瓷器:
1、胎質鑑定:
粗品胎頂淘洗不精,質地粗糙。製作不精細,胎體特別厚重,尤以底部為甚,所見多為碗、盤類製品。
2、釉色鑑定:
釉色多綠中閃黃。器皿仍採用滿釉刮圈墊燒,但工藝較粗,常見的有直口深腹碗等。
3、紋飾鑑定:
裝飾以印花和刻劃花為主,圖案紋樣有器外壁的瘦長菊瓣放,內裡的花卉紋,以及頗有特色的印花歷史故事、二十四孝人物等。其中人物圖多印在器內壁,由於製作較粗,印花紋樣常有模糊不清之感。
4、造型鑑定:
有玉壺春、蓋罐、碟以及出現一些形制較好的新器型。
5、支燒工藝:底是露胎,成褐色或紅棕色,支燒卯痕不明顯。
明代早期龍泉窯瓷器仍保留著宋元風格,跟元代龍泉窯瓷器有很多繼承的關係。明代晚期龍泉窯瓷器器型笨拙,工藝粗糙,施釉較薄,釉色偏黃,因而到清初以後逐漸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