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萊多奧傳媒
-
2 # CN中學聲
毫無疑問《挪威的森林》我自己讀了兩次,都讀到了不同的感覺!村上春樹很大膽,敢寫敢描述青春期,人對那對時期該有的情感以及反應。書中很詳細的描述了對愛情的渴望以及對愛情的美好的的追求,但有沒有盲目的去得到愛情,用非常理想的方式的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
毫無疑問《挪威的森林》我自己讀了兩次,都讀到了不同的感覺!村上春樹很大膽,敢寫敢描述青春期,人對那對時期該有的情感以及反應。書中很詳細的描述了對愛情的渴望以及對愛情的美好的的追求,但有沒有盲目的去得到愛情,用非常理想的方式的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
《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村上粉如我頗為迷戀的便是村上的多空間結構敘事類作品,那麼《世》可謂是此類敘事的代表——構建出兩個相對對立而又互相滲透的世界,完成了兩個空間的敘事。
冷酷仙境是現代化的都市場景,雖然常有浮躁喧囂,但更多的時候卻透露出冷冰冰的機械性的孤獨,不論是無聲的電梯,還是空洞的長廊,科技帶來的壓迫感都在試圖消滅溫存的情感,而其中登峰造極的便是“我”的工作,其被描述為充分利用大腦進行運算,具體而言是程式化過的腦力透支,當人腦成為精妙至極的電路系統時,不知道應當對此感到興奮還是悲哀。
與之對應的是世界盡頭,林少華將這個世界形容為“靜靜的、幽幽的中世紀油畫”,真是再貼切不過。金毛獸是世界盡頭的標誌,初次見面時,“如此身披顏色斑駁的毛皮的獸們在嫩綠的大地上風流雲散一般悄然往來不息……安靜得近乎冥想,連呼吸都像晨霧一樣悄然安然”,到後來逐漸習慣了“街頭響起號角,獸們四起的蹄音如泡沫一般籠罩四野”,再到冬天時,“我”總是在雲隙間瀉下光線的日子裡,望見焚燒獸們的灰色的煙。於是,世界盡頭的特徵是:安靜到失去了人間應有的喧囂,不時透露出對慾望的摒棄。
如果說冷酷仙境是人性逐步異化與消亡的世界,那麼世界盡頭便是“完美的”自我的心靈世界的縮影。前者固然冰冷無趣,甚至“腦”也淪為奴役,可是實際上仍然充滿了情感和慾望,充滿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後者則是一個失去了“心”的自我世界,“我”逐漸發現,世界盡頭的一切都是毫無意義的,因為這個體系本就是完美無缺的,沒有喜怒哀樂也沒有聚散離合,最終意識到這個世界本就是“自我”的存在,因為世界盡頭是封閉的,因此也將不會再有人與人的交流,情與欲也將不復存在。
閱讀者最為關心的就是“我”將如何抉擇,我將選擇留在哪一個世界。最終,“我”的選擇是留在了自己創造的自我的世界當中,“我”走到了世界的盡頭,也同樣於此駐足。由小說情節,這樣的選擇自然是情節推動的必然結果(冷酷仙境中的腦電路困境),但是也頗具象徵意義——“我”傾向於首先去面對自我的問題,因為那是自己的“責任”,更為無奈的解讀可能是——較之於科技對人性的奴役的恐懼,“我”基於對本我喪失的憂慮而選擇退縮到自我的世界當中。
不論如何,村上用文字搭建起了兩個絕妙的世界,其間隱喻重重暫且不論,便本是對小說可能性的“正面突破”,足以品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