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洞庭風歌998
-
2 # 喜205409161
學生打掃學校衛生是歷史性的傳統習慣也是延伸定製的長規守則。至於是否"應該"與"不應該",談點自我認識:
一,"學生應該打掃學校衛生"。因為學校的環境衛生要依靠老師學生共同保護互有職責,學生是學校的主人與主體,環境衛生的好與壞質量與汙染直接影響和體現生活的品質與管理,特別是對於青少年兒童的審美觀與勞動價值得到良好的行為養成教育與熱愛勞動勤勞勇敢吃苦耐心的優良傳統美德教育,有著舉足輕重不可代替的堅韌不拔持之以恆的現實意義。既是鍛鍊身體又是考驗品質與毅力的本質體現。如果說"不應該"是逃避現實,私慾作怪,缺乏勞動觀念與驕縱習性陋俗。
二,學生打掃學校衛生需要界定衛生範圍與承受能力。一般我們看到的教師讓學生清理個人房間,洗衣服被子,甚至內衣內褲。可以說把最髒最累的"環境衛生"讓學生代勞,這是一種剝削汙辱現象,更是一種"不應該"作風。還有一種存在安全隱患與承受不了的"打掃衛生",尤其是一年級小學生,每天只輪流兩人去打掃成百人的教室環境衛生,這是一種變相懲罰,殘酷無情。特別讓那麼小的孩子去擦樓房玻璃,人梯作架而無人看守。這樣的"打掃衛生"什麼人能接受,孩子的安全保護與生命危在旦夕,又是"應該"與"不應該"保障供給的代價承擔。所以,學生打掃學校衛生要有嚴格的制度與嚴厲的界限區別對待。
學生在校輪流打掃衛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從小培養學生愛衛生的習慣。經過自己打掃衛生,才知道平常不亂丟紙屑,不亂吐痰,不亂放雜物的重要性。
培養團結合作的精神。幾個同學分工負責,掃地的、擦黑板的、抹桌子的,再共同擺好課桌椅。這樣讓通力協作精神在打掃衛生裡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培養勤勞吃苦的品德。打掃衛生要灑水、要提水,個子矮的學生要站在椅子上擦黑板,要下樓倒垃圾。這樣看起來簡單的勞動,要有不怕髒、不怕累的精神,輪流打掃衛生,勤勞、吃苦的品德就會慢慢養成了。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學生從打掃衛生這些細節裡一定會學到很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