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農科學家
-
2 # 布瑞克農業資料
生豬的大宗交易,而居民購買排骨一般在超市或者菜市場購買,豬價漲跌一般由供需決定,排骨也一樣,你所說的排骨應該是在超市購買的小排,且不同城市的價格也存在差異,超市的加價幅度是小排價格主要因素。
當前生豬養殖普遍出現虧損,養殖戶需要承擔這種虧損,豬多價格下跌。超市銷售排骨更多是看需求,而不看其進口價格,城市人瘦肉需求放緩,但排骨的需求一直維持強勢增加,特別是小排,超市的利潤因素,加價幅度,成為當前排骨價格居高不下因素。其實在生豬行業裡面階段性可能是養豬的最賺錢,但一直不虧錢是殺豬和賣豬肉的,特別是賣豬肉的,在豬價下跌時候,豬肉跌幅有限(特別是排骨)其利潤比豬價上漲時候還多。
一頭生豬在屠宰時候,根據不同部位進行分割,其中小排、豬心、豬肚、小裡脊肉,極品五花肉為高價產品,需求好,價格跟漲不跟跌,大排價格受豬價影響較大,但豬價下跌時候跌幅較小,漲價跟隨,其他部分跟隨豬價漲跌。小排在一頭豬中佔比較小,一般一頭220斤標重的豬,殺肉大概在180斤足有(包括雜碎),而小排的比例在12-15斤,需求旺盛,特別是煲湯或者糖醋排骨等菜品的需求支撐,小排價格跟漲不跟跌,特別在超市表現較為明顯,菜市場小排價格會小幅更低,但跌幅還是大幅小於豬價跌幅,畢竟檔口租金和人工成本均需要攤分在這些賺錢高價的部位。
你之所以問這個問題的原因老張知道,那就是你不太瞭解生豬到市場的流程。你知道這個流程的話你或許就明白了為什麼生豬價格如此低廉,到了消費者嘴裡的肉為什麼這個貴了。
第二步、生豬的收購。
生豬一般都是“豬販子”到養殖戶家裡去收購,這類豬販子只是最小的豬販子;
小豬販子再把自己收到的生豬賣到大豬販子手裡,大豬販子上邊或許還會有更大的豬販子。這個時候生豬已經至少倒手兩三次來了,每一次倒手都是一次“薅羊毛”。
接下來生豬有兩個走向:販賣到外地或者進了就近的屠宰場。進屠宰場的下一步會另說,就說販賣到外地的,這些運輸費,管理費可一點都不便宜的。
第三步、屠宰場的剝削。屠宰場一般的豬出肉率在70%左右,一頭豬屠宰費100元左右,再加上其他費用,算下來豬場可以淨賺300-400元/頭。但是你可千萬別以為屠宰場的“貓膩”就這麼簡單就錯了,很多大型屠宰場會在低價的時候大量囤豬,這樣子就可以打壓生豬市場,繼續壓低從養殖戶那裡收購的生豬價格,又可以操控豬肉市場的價格。
第四步、過檢“三章一證”,這個也會一頭豬收取一定費用的。不過檢的豬肉是上不了市場的。
第五步、豬肉小販或者超市出售豬肉,然後消費者購買豬肉。
透過上邊老張的介紹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為什麼生豬價格一路下跌豬肉價格卻依然堅挺的原因。其實現在的豬肉市場是“兩頭吃虧,中間獲益”的模式:風險養殖戶承擔,消費者買單。老張覺得國家應該幫助廣大養殖戶建立完善的生豬流轉機制,這樣子也不至於寒了我們廣大養殖戶的心。不知道大家認為我們目前的生豬應該怎麼樣才能賣個好價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