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十五度說

    生子當如孫仲謀。這一句話給予了亂世三國中孫權至高無上的評價,孫權早年是一個英明神武的人,在建立東吳政權的過程中立下了赫赫功勳。但他晚年在立太子的問題上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錯誤。

    第一任太子孫登早逝,為這一場立太子的風波埋下了伏筆。孫權是三國霸主中活的最久的人,他的太子在32歲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本來耗費孫權半生心血栽培的英明神武下一任繼承人就這樣消失了。曾經花費過多大的心血栽培,他現在就要承受多少的傷心,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痛常人難以忍受。國不可一日無君,君本來就是一國之根本,現在擺在孫權面前最大的難題就是重新選擇太子的問題。孫權有好幾個兒子,本來可以委以重任的大兒子去世了,二兒子也在年輕時候就病故了,第三子孫和繼承太子之位本來就是理所應當的事。

    問題就出在了孫權養兒子的手段上,俗話說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想要一碗水端平,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在封建社會那個嫡長子繼承製的年代,特別是即將繼承的財富,是一個國家至高無上的權利。太子的權威就沒法建立起來,皇權就沒辦法得到鞏固。從而造成了“二宮之爭”,這樣的鬥爭不要緊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動搖的是朝廷綱紀。

    在“二宮之爭”的過程中,孫權由於對小兒子的寵溺,選擇了相信依附孫霸的那些大臣們的話,無論才華還是心胸氣度孫和在當時是最適合擔任君主的人,算得上是孫權兒子中最出色的,孫權讓孫和接任太子之位,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孫權最終選擇了廢除第二任繼承人。立7歲的小兒子孫亮為太子。一個七歲的孩子連是非對錯都分不清楚,怎麼能夠庇護吳國?

  • 2 # 路遙lgy

    孫和,字子孝,從小聰明,頗得孫權喜愛。孫和的母親王夫人,也得到了孫權的寵愛。孫和更是文武全才,十四歲,孫權就派中書令闞澤教導。十九歲時,孫權正式立孫和為太子。

    可是,孫權的大女兒全公主,平時與孫和母子不和,她擔心孫和繼位後對自己不利。就利用一切機會在孫權面前挑撥。

    有一次,孫權有病,太子孫和恪盡孝道,去宗廟為孫權祈禱。正好孫和妃子的叔叔張休住在宗廟附近,在家門口相遇,張休就邀請孫和進家喝茶,孫和猶豫,擋不住張休熱情,又怕自己妃子知道後不高興,就進了張休家裡。這時有人報告給了安公主,安公主感覺機會到了,就跑到內宮孫權病榻前彙報,說太子本該去宗廟為父親祈禱,卻不在廟裡,去了妃子的叔叔家裡密謀,現在你身體不好,他們去密謀何事呢?還聽說,你病後,那王夫人不感到悲傷,反而面漏喜色。孫權年事已高,又是在病中,聽了這些,十分震怒,而王夫人聽說此事,嚇得一病不起。孫和也害怕自己被廢,被殺惶惶不可終日。

    孫權病好後,重新管理朝政,想起自己女兒的話,就想廢太子。此時安公主又進言,反覆說,自己丈夫的侄兒有一女長得美麗聰慧,可以嫁給孫權少子孫亮。孫權心動,不久提出廢太子孫和,立孫亮為太子。大臣陳正,陳象,等不同意,勸說沒用,被滅族。公元250年,孫權正式立孫亮為太子,這一年孫亮才十歲。公元252年,孫權去世,孫亮繼位。

    可惜孫亮十二歲繼位,年少不能操持朝政,後來被諸葛恪把持朝政,被孫俊殺害,很快東吳陷入混亂當中。

    從這看來,一世英明的孫權在廢太子的事情上的確是昏庸無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泰國禮儀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