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是若水吖

    這是一本心理學書,積極心理學。老實說,我看過蠻多的心理學之類的書,每本有每本的特色,或勵志,或心靈雞湯。但心理學類的書籍,尤其是成功學,多少會給人一點口號和忽悠的感覺。這本書,從內容,或者說是主題上來說,似乎和一般的心理學書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區別。海特也在談幸福,彈理性,談愛,談逆境,談美德…… 而這本書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在每一則話題的論述中,既有觀點,又有故事,更有各種各樣基於科學的研究,它從人類心理機制的角度闡述如何獲得幸福和人生的意義。

    在書中,作者用桀驁不馴、放任的大象來比喻“心”,用具備掌控意識能力的騎象人來比喻“智”。這是兩個分裂的部分,常常造成人們限於理智與非理智的思想戰爭中。但作者並不侷限於兩者之間的衝突分裂及思想鬥爭,而是從心理學、哲學、倫理學、宗教學、社會學、人類學等理論的觀點,提出人類如何尋找到幸福與生命的意義。在得到驗證之前,象與騎象人之間的衝突不過是一個有趣的形象的比喻。本書的精彩在於,作者透過以嚴謹見稱的心理學實驗驗證,為禪宗、莎翁等古老的智慧輔以佐證,為叔本華、柏拉圖等深邃的哲學加以詮釋。比如,作者在各章節闡述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人際關係、審美體驗、智慧靈性;又探討人類的社會行為,比如利他行為、職業道德、家庭以及社會責任感等,每一個論點背後都有一連串的神經科學與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實驗成果作為支援;這些實驗不僅科學,而且有趣。積極正面的提出了人們如何在心與智之間,更完善的認知人生與幸福這些抽象的不確定的概念的真實含義。

    幸福,從來都不是一個陌生的話題。在當下的中國,幸福可以說是一門顯學,專家學者在談,平民百姓在議,坊間的相關著述也讓人眼花繚亂。在去年,“你幸福嗎?”也一度成為年度熱詞。

    但是幸福究竟是什麼呢?

    海特的‘中庸之道’?

    坊間的‘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

    抑或像劉若英在歌中所吟唱的‘幸福就是該結束的時候不再強求/在你應該珍惜的時候學會別無所求/幸福就是去包容 卻從不會遺忘自我/懂得愛自己才更加遼闊/幸福就是被愛過 被傷過都有收穫/在你還能珍惜的時候珍惜你的選擇’。

    但就像海特在書中所說的,幸福不是 我們能夠直接找到、獲得或實現的東西,必須先具備一定的條件,然後再耐心等待。有些條件在自身,比如個人性格的不同層次及部分的連貫一致,有些條件則在自己與其他事物之間的關係:就跟植物需要Sunny、水及土壤才能成長、繁茂一樣,人需要愛與工作、全心投入,人也像蜜蜂群一樣,能從群體超越之中,感受到超越自我的意義感。只有這樣,才能夠擁有有意義的人生。

    或許,人生與幸福,從來都是‘你認為它是什麼,它就是什麼’,但,幸福從來都是來自對人生的投入,而不是與之脫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讓你在《知否》中盛家的四個姑娘選一個做老婆,你會選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