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星與天涯
-
2 # 第一美女
小時候我們都把護士稱為“白衣天使”,就感覺護士是一個特別神聖、特別偉大的一個職業。後面真正工作並且親眼目睹護士的工作情況之後,我就覺得,這個“白衣天使”真的挺讓人辛酸的,這真不是一般人能幹的活。
說實話,在現在這個情況下,護士和醫生的地位都不算太高。但是醫院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地方,護士主要的任務是執行醫生的醫囑,所以自然也就形成了上下級的關係,而且很多患者敢惹護士,但是很少敢得罪大夫,這是不爭的事實。很多護士在忍受著患者和醫生的夾板氣,以前的一些老護士還能忍受,但是現在是個性張揚的年代,很多年輕人學了護理,幹了1~2年的護士工作以後,就離開了這個行業。
護士的工作量很大,一個當班護士往往需要管十幾個病房,有的時候正恰遇到幾個病人同時輸水,一路小跑,動作稍微慢點,就會遭指責,碰到了個別病人,晚了點,打針痛了點就會出口傷人。
護士又是醫患矛盾的受害者,藥價高,住院費用大,一些病人藉機在護士身上發牢騷,護士直接接觸病人,病人最容易對護士發洩。
1、 升職
經過多年的辛苦打拼。這些老前輩可能晉升為護理部主任、病區護士長、門診辦護士長等等職位,不需要在一線病房照顧病患了,所以難以見到他們的身影。
2、 轉崗
有的護士會去後勤行政部門,一般來說這都是非常好的崗位,工資高活少,每天就是整理點材料,接待領導,不需要跑腿動腦。還有一些就會去其他的部門,比如放射科,也非常的舒服,反正這些年紀大的護士都已經成家立業生子了,不會有 什麼影響。
護士的主要技能是靜脈注射扎針,隨著年齡的增長,視力一但不行,再在一線臨床就有點力不從心啦。在大醫院護士最終都會轉崗。混的好的進管理層,護理部或者更改的管理崗位。剩下的在一些輔助科室,還有後勤,門診,門診服務諮詢等等…
護士需要上夜班,護士基本上都是女性,年級大了力不從心,中年婦女上有老,小有小,上夜班不能顧家,個人身體也不適應。因此一般情況下,護士在進入中年後,醫院領導會照顧性的調整到一些輔助性崗位上常白班。
醫裡護士工作很辛苦,主體在病房工作,住院病人需要24小時護理,護士一般是白晚夜休,倒三八班工作,年紀大了一是身體不適應,二是家庭負坦過重。所以一般情況下,40歲左右,開始逐步調整到門診等部門工作。
年紀大的護士被調往消毒供應室或門診這樣的科室,不用在臨床第一線奔波。還有一種途徑,就是轉崗,轉向醫務部、護理部、醫生助理等崗位,雖然會清閒點,但是一般工資沒有臨床拿的高。
還有一部分護士會辭職,去一些小醫院甚至社群醫院,在那裡工作會更輕鬆。記得有一位32歲的同事,生了孩子就找了一家大學的二甲醫院。最後,還有一部分護士會轉行,徹底脫離醫院。也有因為生小孩之後不來上班,要麼去輕鬆的小醫院,要麼轉行了。
事實上,現在好多都不願意當護士,上臨床了。我們科室半年內來了兩名年輕的妹兒,還沒過試用期,就直接走了,原因是拿不上錢,一個月兩三千,事兒又多,各種培訓學習考核,病人要求又高……妹兒的原話,“現在當個微商,在手機上賣點啥東西,一個月也不了兩三千嘛”。有人可能不信,但事實如此……
-
3 # 賀州客家人綠柳
每個人都會老,我也不例外,在這裡,我不是想貶低老護士,但是,我還是要說,醫院裡的老護士很少,是正常的,也是必須的。
1、老護士已不再年輕,病人每天看到人老珠黃的老護士,影響心情,而好心情有時比藥還管用,老護士身上帶來的夕陽西下的暮氣,讓人沮喪,影響藥的療效。如果病人面對的是美麗漂亮的年輕護士,精神狀態就完全不同了,即使不服藥,病也先好了大半。
2、老護士處在更年期,更年期老女人脾氣古怪,動不動暴躁易怒,如果不能很好地自我控制的話,會將無名之火發洩到病患身上。本來病人有病就非常鬱悶,沒有親人照顧的病人心裡更淒涼,劈頭蓋腦被老護士一頓訓斥,病人會傷心絕望,這無疑是將病人往黃泉路上趕啊!而更年期老女人,大部分都有情緒失控的表現,她們自己都病了,對於她們這些無法自控的行為,她們自己都很無奈,你還能責怪她們?
所以,為了老護士的自身健康,也為了病人免受窩囊之氣,讓老護士退居二線是明智之舉。
-
4 # 涿沐清風
一、護士很辛苦,到一定年齡就轉崗了
護士很辛苦,越是知名大醫院她們的工作越是辛苦。因為知名醫院往往接診量較大,病人很多,醫院病房加床位、走廊加床位,除了滿足正常通行外全是病人。護士每天穿梭在他們之間,扎針換藥、術前交代、術後照顧等等。在醫院裡,我能看到的是年輕的小護士上班時間都是小跑這完成的,即使這樣,患者還經常會因為發藥或換藥是否及時,扎針是否“一針見血”等原因衝護士發火甚至打罵護士。甚至還有醫鬧滋事,讓她們在身體疲憊同時心理也同樣疲憊。所以,很多護士到一定年齡就轉到其他崗位了。
二、護士要扎針,年齡大了眼花
護士的主要技能是靜脈注射扎針,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睛花了扎不準,再在一線臨床就有點力不從心啦。
三、護士的家庭,需要得到照顧
護士也有家庭,由於護士工作的特殊性,往往不能再分心照顧家裡。一些人會選擇更加輕鬆的工作,比如調到小一些的醫院,雖然收入低一些,但是工作相對輕鬆;一些人會調換崗位,換到管理崗或者後勤、分診;一些人乾脆辭職回家當全職太太。
四、護士的增量,新增人員較多
經查,1990年左右全國只有約50萬左右的護士,也就是這一批護士現在年齡30歲以上。而目前全國護士約450萬,這些增量都是後面增加的年輕護士,1:9的比例,也就是說20個護士裡面也只有約2個護士超過45歲,在扣除以上因素,醫院裡很少看到45歲以上的護士也就很正常了。
護士是我們的“白衣天使”,她們理應得到尊重。今天,疫情也讓我們重新認識了這樣一個群體,傳播正能量,讓她們在辛苦的同時不要流淚。
-
5 # 康復科李醫生
醫院裡每個科室都會有幾位老護士,這些老護士都是科裡的“寶貝”。小大夫對他們都畢恭畢敬,每每下錯醫囑,開錯單子都是老護士第一時間提醒你。特別是值夜班的時候,能夠和一位老護士搭班讓很多年輕醫生心裡踏實些。畢竟老護士經驗豐富,對患者的變化更敏銳,能夠幫助醫生及早發現問題避免風險。
既然老護士對於醫院這麼珍貴,那為什麼卻很少呢?
首先,護士真的很累,每天需要做的事非常多。年輕時候身體還能夠受得了,上一天班後回家睡一覺就能緩解了。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精力真的跟不上了。在一些內科病房60多張床,一晚上就只有2名護士值班。光換藥就忙碌大晚上,如果再有一個或兩個患者不舒服,那麼今晚基本就不用睡了。所以,護士的工作強度是非常高的。
其次,護士的待遇並不高。大部分醫院的護士都是專科學歷,也有一些本科或研究生但都是少數。而且大多數護士都是合同工,工資待遇並不高與工作強度不成正對。都說醫生動動嘴,護士跑斷腿。護士工資低工作強度高,這也是很多護士工作幾年後選擇放棄的原因。
還有一部分護士離開一線,轉去後勤部門了。這也是許多老護士最終的歸宿,但畢竟還是名額有限。
現在新招聘的都是90後,他們對工作的態度與80後截然不同。往往工作幾年後覺得沒有達到自己預期,他們不會有那麼多顧慮直接選擇辭職。這也是每年醫院都會招聘大量護士的原因。
還有一層就是醫患關係,患者經常會因為發藥或換藥是否及時,扎針是否“一針見血”等原因衝護士發火甚至打罵護士。
護士的地位一直不高,希望這次疫情過後大家依然能真正的尊重我們的“白衣天使”。
-
6 # 王健康Dr
首先,因為護士這個職業有它的特殊性,承擔著很多瑣碎的工作,有句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護理工作對反應速度,敏捷度,耐力,應急處置能力要求都很高,隨著年紀的增長,年紀較大護士可能經驗豐富,但是劣勢也很明顯。
其次,國家這些年大中專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的招生人數較多,護理人員相對充足,所以在一些醫院,年輕護士就是主力軍。
再者,年輕人學習能力比較快,接受新知識新技術能力也比較強,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主力軍。年齡較大的護士也沒有閒著,都進入護理部管理崗,繼續發揮作用。
-
7 # 四夕鳥666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才行。
護士很辛苦,年輕還能吃得消,年老熬不住了。
護士普遍很漂亮,不能說他們招蜂引蝶,但開的美麗的花朵,總有慕名而來和追求者。熬不住的都嫁人了。
醫院不留人。年齡大了,醫院也需要新鮮血液。
-
8 # Mollyyao
老護士的女兒飄過:護士經常值夜班,而且在病房裡需走來走去的,我媽媽腿上的靜脈曲張特別嚴重,當然關鍵還是扎針不行了,手沒有以前那麼穩。
-
9 # 額額度恩情頭
我姐就是護士,這行工資差異很大,大的三甲待遇好的1w+但這行要倒夜班,晚上兩點上班或者兩點下班,女生30歲後倒夜班面板不好,像我姐就得了甲減,搬病人弄得腰肌勞損。個人找物件不想找護士,不是歧視她們,只是覺得這個工作太辛苦,我不希望女生年紀輕輕就把身體搞壞,我覺得如果一個男的如果讓自己的另一半結婚之後還做這麼辛苦的工作只能說明他的無能。
-
10 # 朱珠22927211
護士也是碗青春飯。做護士需要眼睛尖腦子活,腿腳快。而45歲以上的人基本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了。所以都會安排到一些輔助崗位上去。
回覆列表
還記得3年裡我見習的一個醫院,非常難留人,科室工作中2年左右的就能夠帶學員,除開護士長和帶教的年齡大些,絕大多數全是年青的90後。
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些40歲左右的護士幹什麼來到?難道說護士確實只有吃青春年少飯,老了就離職回家?
最先,實際上許多40歲左右的護士還要科室第一線,假如是市區較為正規的醫院會碰到大量,她們在科室承擔一定職位,例如護士長、護士長助理員、總帶教等,他們由護士職位漸漸地向行政部門職位遷移,不用倒班,可是他們擔負全部科室的醫護每日任務。
次之,年齡大的護士被調往消毒供應室或醫院門診那樣的科室,不用在臨床醫學第一線奔忙。也有一種方式,就是說換崗,轉為醫務部、醫務科、大夫助理員等職位,儘管會悠閒點,可是一般薪水沒有臨床醫學拿的高。
也有一部分護士會離職,去一些小醫院乃至社群醫院,在那邊總結會更輕輕鬆鬆。還記得有一位32歲的朋友,生了小孩就找了一家高校的二甲醫院。
最終,也有一部分護士會改行,完全擺脫醫院。我姐在農貿市場賣滷味,我常常去她家中幫助,她鄰居有間賣服裝的,是同濟的一名護士,一邊賣服裝一邊帶娃。是我很多朋友,也由於生孩子以後不到上班,要不去輕輕鬆鬆的小醫院,要不改行了。
這裡我不願意欺詐大夥兒,並非說護士生孩子也不適合回來上班了,絕大多數護士哺乳假之後還會回來上班的,僅僅在醫院上班的護士,就較為少兼具到小孩。我的小孩子恰好一歲,小孩子四個半月就要上班了,那時候小孩不願吸玻璃奶瓶,我每晚8點才進家,小孩肚子餓21天,用湯勺喂才肯喝奶,做為一護士媽媽,辛酸的不好,還行堅持不懈回來了。
如今依然堅持不懈在臨床醫學第一線,即然挑選了那份崗位就我不後悔,等著我老了,還是想堅持不懈在臨床醫學第一線,護士長就是我努力奮鬥的總體目標。不知道大家老了想來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