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彭敖淺悟健康人生
-
2 # 咕咚健康小助手
體育鍛煉是改善亞健康的最有效途徑之一,運動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機能水平,也能幫助你緩解工作壓力和精神上的壓抑。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制定個體化的鍛鍊計劃,透過有規則的體育鍛煉來轉移心理疲勞,是防治亞健康的重要方面。
一、運動與亞健康的關係
(一)運動與軀體亞健康的關係
生命在於運動,這是人們所熟知的一句名言。有規律的體育活動是達到軀體健康標準的最重要的保證。有規律的健身運動一般是指根據不同年齡和身體狀況確定的不同的中等強度運動,有人稱其為“輕體育”。這種運動不拘形式,每週的能量消耗約1800~2200千卡。
美國專家對8000餘名中年人進行了為期12年的跟蹤調查表明,堅持從事輕體育的人比不參加運動或偶爾運動而且運動劇烈的人死亡率低,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癌症、早老性痴呆的發病率減少35%,其壽命延長4~6年。經常從事這種健身運動的人被稱之為“體育人口”。
在美國以及亞洲的日本等發達國家,體育人口都在70%甚至80%以上,而中國體育人口還不足1/3。現代醫學認為,運動可以提高身體新陳代謝,使機體各器官充滿活力,從而推遲各器官的衰老過程。
(二)運動與心理亞健康的關係
已故清華大學教授馬約翰先生的故居門前有一句名言:“體育是培養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正如馬約翰先生所說的那樣,體育運動除了強健體魄之外,另一個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培養健全的人格。體育運
動不僅可以增強意志品質、自信心、自我控制力、團結協作精神以及健康生活方式,而且有助於塑造健全人格。健全的人格是培養心理健康及良好心態的基石。心理亞健康即心理壓力,它主要透過情緒起到抑制作用。現代研究表明,各種心理壓力導致的不愉快、消極的情緒,諸如憤怒、恐懼、焦慮、憂愁、悲傷等,均可導致神經活動的功能失調,因而有害於健康。運動其實也是一種交流,而且運動不但適時地調整著人們的情緒和心態,還可以排解、消除人們的內在心理壓力。好多人都有這麼一種體會,在承受某種外在壓力而徹夜難眠時,如果能夠參加一些積極的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後,這些不良的情緒會大為改觀。
二、適量運動調理亞健康
(一) 如何選擇適宜的運動專案
回覆列表
現在華人民普遍都是亞健康狀態,不說太多,就頸椎不好脖子疼這一個問題幾乎涉及到所有人,但很多人是沒有健康覺悟的,而且很多人都有一個比較懶的心態,不想鍛鍊,怕麻煩怕累,其實如此下去亞健康也會變得不健康;而且現在時代發展太快,很多人都很浮躁,看似明白健康的意義,其實很難做到知行合一,知而不行,不如不知;不但在健康這個問題上,而且在人生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知行不一的狀態。
對於真正明白健康意義的人,覺知生死,覺知生命意義的人一定注重健康,可以做到在健康上知行合一;知健康,行健康,知行合一為健康!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很多人沒有經歷過重大疾病帶來的災難和身邊人得病帶來的觸動和心靈的撼動,經歷過重大疾病和感受過身邊人得病的人都會開始注重健康,注重生命健康的意義!
還有一個關鍵問題這些不重視健康的人也是沒有健康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