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鵬程萬里Abition

    制止惡行當然是善,誅一人而安千人,心懷蒼生,無有私心,如何不是善,正如菩薩示現百千萬相,有慈眉善目,有金剛怒目,誰能說慈眉善目是慈悲,金剛怒目就不是了,不過因材施教,手段不同罷了

  • 2 # 非常道畢延河

    孔子殺少正卯是孔子一生不光彩的汙點,根本不符合仁的思想,更說不上仁的展示。儒家正統認為是子虛烏有,堅決不承認。

    卯是中國春秋時期魯國的大夫,官至少正,能言善辯,是魯國的著名人物,被稱為“聞人”。少正卯和孔丘都開辦私學,招收學生。卯多次把孔丘的學生都吸引過去聽講。孔子的課堂則是三盈三虛,只有顏回一個人在堅守。

    魯定公14年,孔丘任魯國大司寇,代理宰相,上任後七日就把少正卯以“君子之誅”殺死在兩觀的東觀之下,曝屍三日。

    孔丘回答子貢等弟子的疑問時說:少正卯是“小人之桀雄”,一身兼有“心達而險、行闢而堅、言偽而辯、記醜而博、順非而澤”五種惡劣品性,有著惑眾造反的能力,和歷史上被殺的華士等人是“異世同心”,不可不殺。

    孔於提倡仁,堅決反對輕易殺人,當魯大夫提出“殺無道以就有道”的想法時,孔子表示反對。殺少正卯一事,根本不符合孔子仁的思想。

    《荀子·宥坐》中寫道:“少正卯魯之聞人也,夫子為政而始誅之。”

    《孔子家語·始誅第二》裡也記載道:“孔子攝行相事,有喜色,七日而誅亂政大夫少正卯,戮之於兩觀之下,屍於朝。”

    現代學者蔡尚思認為:荀況是離孔子最近且最崇拜孔子的思想,他的記載應當是忠實的;漢以後許多學者都作了同樣的論述;清末尊孔的梁啟超也不得不認為誅少正卯是孔子的一個汙行;孔子與少正卯不僅是學敵教敵,還是政敵,而且主張“道不同不相為謀”、“攻乎異端斯害也已”,並舉《左傳》中子產的兒子先寬後嚴將盜“盡殺之”而被孔子讚美為“善哉”的例子,說明孔子殺少正卯確有其事。

    朱熹卻懷疑孔子殺是否有此事,他在《晦庵集》中說:予嘗竊疑之(少正卯之事)。蓋《論語》所不載,子思、孟子所不言,雖以《左氏春秋》內外傳之誣且駁而猶不道也,乃獨荀況言之,是必器魯陋儒,憤聖人之失職,故為此說以誇其權耳。

    自清人閻若璩、崔述、梁玉繩、江永等人以來,以至當代楊景凡、俞榮根、匡亞明、錢穆等專家學者,均對孔子誅少正卯一案,持否認態度。 孔子的後裔孔令朋,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還認為:“孔子在魯任官時,軍政大權操於季氏三卿之手。孔子雖任大司寇,仍須聽命於季桓子,不能想象越過季桓子任意殺人。”因此,他們的結論:“七日而誅少正卯,非孔子所能為,非孔子時所需為”。

    更有尊孔者,甚至認為連少正卯這個人也是虛構的。還有的以為“誅”字在古代可以釋為“責”字,孔子誅少正卯,實則是責少正卯。

    孔子殺少正卯變成了一樁公案,公說公有理,婆說婆理。

  • 3 # 有話少說

    沒錯,孔子殺少正卯,正是儒家仁的思想體現。

    《易傳》解易經八卦,定義仁:

    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

    統治者守住位,就是仁。少正卯亂政,動搖統治者之位,就該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條魚的頭是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