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勁抽小椰子
-
2 # ClearSky
閒錢金額在5萬以內可以考慮定期存款年利率5%左右,5萬~10萬之間可以分成三份,第一份購買活期產品像富民寶年利率4%、第二份購買定期存款如億聯智存(利添利A款)5年定期複合利率可達6%,第三份可以挑選5到7個指數基金進行3到5年的定投。10萬~100萬之間的話,可以在購買一些保險產品(國內的就算了)。100萬以上可以考慮私募基金。
-
3 # 智士財經
理財產品基本上分3種,一是基金,二是債券,三是股票。(當然還有貴金屬交易,這個參與的人不太多)最常見的是這三種類型。按照風險的大小排列依次是股票,基金,債券。
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所想要達到的收益,自己的風險偏好等進行選擇。風險承受能力強,對股市有一定的瞭解,可以投資股市。
其次可以投資基金,風險最低的是債券,可以買些國債或者地方債。
-
4 # 雪之道理財
如果錢少的話,放到餘額寶就好了,比如一兩萬。只有錢足夠多時,才有更高的風險承受能力。比如你有10萬塊,你可以花五六萬了還買銀行穩健貨幣基金理財產品,花兩三萬來買股票型基金,再再一兩萬來買股票。這樣的資產配置就可以高中低風險一起組合。達到風險分散和收益最大化。
買理財產品之前,首先要對自己的財務有一個初步的評估,也就是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級別評估。一般分為五個級別,保守型,謹慎型,穩健型,進取型,激進型。一般在押銀行沒買理財產品,他都要求對你進行一個風險測評。透過風險測評就可以知道你是哪種型別的投資者。由第一個級別保守型,這類投資者不希望損失本金的風險。買什麼理財產品合適他呢?一般是保本理財,比如貨幣基金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國債等。
所以要買什麼理財產品,找最合適的理財產品,那才是最好。我不知道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如何,所以無法推薦什麼理財產品合適你。
首先,理財產品有很多種類,每種種類都會有各自的風險與收益。例如,貨幣基金的風險較低,但收益也較低;相反股票的風險較高,但收益可能也較高。選取什麼理財產品,最先考慮的是你自己能承受風險的能力。這個一般分為五個型別:謹慎型,穩健型,平衡型,進取型,激進型。主要的區別是你為了多高的收益而能忍受多大的本金虧損。
然後,確定了自己的投資型別之後,如果是謹慎型的話,你可以選擇一些貨幣基金的投資;穩健型的可以選擇一些債券基金;平衡型的可以選擇一些銀行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等等,不過銀行存款的門檻較大,有些需要5w起步;進取型的可以選擇指數/股票基金、股票、黃金、外匯等;激進型的可以選P2P(如果你還覺得沒問題的話)。這些理財產品(除P2P跟股票)都可以在微信-理財通/支付寶-財富(螞蟻財富)中找到。
最後並不是說一個平衡型的投資者不能做激進型的投資,不同型別的投資人只是分配資金的比例不一樣而已。例如,你是一個穩健型的投資者,你可以用70%的資金投資穩健型的產品,剩下的可以投資一些平衡,進取甚至激進型的產品,這可以令你在保障有一定收益的情況,儘可以將收益在你接受範圍內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