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克拉營養研究院
-
2 # 羅民教授
在臨床上,我們判定患者血壓情況時,必須考慮收縮壓和舒張壓兩個數值,任意一種過高,超過正常生理範圍都可以確診為高血壓,所以從這點來看:“二者並沒有絕對的輕重之分”。
低齡人群:這是一種泛指,中青年人處於奮鬥階段,經常處於加班應酬的生活節奏中,而且所面臨的的精神壓力也會更多一些,而且由於工作或娛樂方式的錯誤會傷害脊柱穩定性,這些危險條件會引起神經紊亂、心率失常的嚴重後果,這時候患者心臟的舒張期會明顯縮短,導致動脈長期處於高壓狀態,再加上外周血管阻力較高,動脈內血液滯留過多,舒張壓自然會快速升高,難以控制。
(我是羅民,三甲級醫院在職主任醫師,有著三十多年臨床一線工作經驗的“老”醫生,我的努力只為收穫大家的認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幫助您,希望您能點贊、關注,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或私信我,我會盡力幫助大家!)
-
3 # 東直門骨科焦勇大夫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是什麼?
日常生活中我們測量血壓時所說的高壓就是收縮壓,而低壓就是舒張壓。
收縮壓的正常值在90mmH-140mmH之間,指的是我們的心臟在收縮時全身大血管產生的壓力;而舒張壓的正常值在60mmHg-90mmHg之間。指的是心臟舒張時全身血管的壓力大小。
其實,不論是收縮壓和舒張壓對我們來說都很重要,因為兩者都需要在正常值的範圍內,我們的身體才是健康的。因為不論是收縮壓升高或是舒張壓升高,這兩者都是高血壓疾病,都會造成人體血管的動脈硬化,發生腦卒中、冠心病、腎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疾病。
對於老年人來說的話,50歲+的患者來說,收縮壓比舒張壓要更重要,因為收縮壓一旦升高,就會很難控制,帶來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就會升高。因為心腦血管的意外發生太迅速,往往讓人沒有反應的時間。
血壓時我們人體最基本的生命體徵之一,不論升高或是降低都會對身體有很大的影響,一旦血壓出現異常,我們一定要積極尋找原因,主動尋求救助,將血壓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安全值之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
-
4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收縮壓和舒張壓哪個更重要?有何依據?
我們常說的血壓實際上是兩個數值,分別是收縮壓(高壓)和舒張壓(低壓)。高壓和低壓哪個高了都屬於高血壓的範圍,對身體都有危害,但是相對來說,臨床更加關注收縮壓,也就是高壓。不過最危險的一種型別是高壓高、低壓低,即二者相差比較懸殊;而高壓和低壓都高,也比高壓高、低壓低要好一點。
人體中的血液都是經過心臟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心臟對血液的輸送是動態的,心臟收縮的時刻就是推送出血液的時刻,也就是說,心臟是通過收縮的動作對連著心臟的動脈血管產生壓力並形成流動通俗地講,心臟像一個泵,是人體各器官所需血液的總供應站,心臟本身的強弱決定供血狀況。
當心髒收縮時,心臟裡的血液被快速排入動脈血管,大量的血液使動脈膨脹,動脈壁所承受的壓力就急劇升高,這在醫學上叫做收縮壓(SIP),也就是心臟收縮射血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我們通常把收縮壓叫做“高壓”。
心臟收縮後就會舒張,大動脈(主動脈)裡的血液依靠它的彈性回縮,把血液繼續壓向全身動脈系統(可理解為一種二級泵的功能),這時動脈壁的壓力就會下降,醫學上稱為舒張壓(DIP),平時人們稱它為“低壓’’。
簡單地說就是,心臟收縮向主動脈供血,然後主動脈向其他動脈血管供血,心臟舒張,動脈血管的壓力減小。
心臟的收縮和舒張是一個連續不斷的迴圈過程,所以人體收縮壓與舒張壓是並存的。但是,兩者的指向卻不同:收縮壓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臟收縮力的大小、心排血量的多少及大動脈的彈力,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時,全身代謝增強,心臟收縮比正常人更為強有力,收縮壓會升高。
低壓高一般多見於年輕人,與生活不規律、精神緊張、缺少運動有關,這些不良習慣導致外周小動脈肥厚,進而使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大,導致低壓較高。但這種小動脈肥厚是可以逆轉的,只要注意糾正不良生活方式,無需用藥,輕度高血壓也可以降下來。高壓一旦升高,其實就表明大動脈開始硬化。大動脈比較粗,它要是出現硬化且程度較高,就已經難以逆轉。
為什麼高壓高、低壓低最危險?一方面,高壓和低壓差值比較大,就像潮水的漲落幅度比較大,對臟器的衝擊就比較大,對血管內膜的破壞也比較大,容易發生意外。另一方面,冠狀動脈的供血主要在心臟舒張時,也就是在低壓時,如果低壓特別低,心臟的供血就不足。這種情況也最難治,因為如果用降壓藥,降高壓的同時低壓也會降,冠狀動脈的供血就更少了,豈不是更危險?因此,單純高壓高是相對而言較好的一種情況;其次是高壓和低壓都高;最差的是高壓高、低壓低的情況。當然,最好是高壓和低壓都在正常範圍內。
我是王藥師,致力於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複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高血壓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
5 # 心血管王醫生
收縮壓就是我們說的高壓;舒張壓就是我們說的低壓!
沒有絕對的說高壓重要還是低壓重要,都一樣重要,但有各自的特點。
尤其是對於高血壓的人,不管是高壓高於正常值,或低壓高於正常值,都叫高血壓;當收縮壓或舒張壓利於正常值,都需要懷疑低血壓。
一、血壓、高壓、低壓具體是什麼?
1、血壓:簡單說,血壓就是血管裡面有正常的血液流動,血液既然是液體,那麼就像水一樣,就是有壓力的,那血液產生的對血管的壓力,就是血壓。
2、高壓:也叫收縮壓,是當心髒收縮時,從心室射入的血液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這時血壓最大;此時內壁的壓力稱為收縮壓,亦稱高壓。
3、低壓:也叫舒張壓,是心臟舒張末期,血液暫時停止射入動脈,而已流入動脈的血液靠血管壁的彈力和張力作用,繼續流動,對血管壁仍有壓力,這時的血壓稱作舒張壓。
二、正常血壓是多少?
目前,中國的成人血壓標準是,高壓在90-140mmHg,低壓在60-90mmHg;但在這個區間不代表就是正常血壓,因為中國正常血壓的標準是低於120/80,在120-139/80-89mmHg屬於正常血壓高值。
當血壓高於140/90就要考慮高血壓。
120-139/80-89屬於正常血壓高值;
之前的高血壓指南把高血壓劃分為3級:
140-159/90-99,屬於1級高血壓;
160-179/100-109屬於2級高血壓;
大於180/110,屬於3級高血壓。
最新的高血壓指南,把高血壓分為2級:
140-159/90-99為1級高血壓
≥160/100就是2級高血壓
低血壓:
血壓低於90/60就要考慮低血壓;當然這只是一個通用標準,具體到每一個人,還得因人而異。比如一些人從小血壓就相對偏低,常常在85-90左右徘徊,只要沒有不舒服,也不能算是低血壓。
而隨著年齡的增加,很多老年人的低壓都會降低,常常低於60,但只要高壓正常,也不算低血壓。
三、高壓升高和低壓升高的特點?
我們開始說了不管高壓升高,還是低壓升高都有危害;一般的特點是年輕人多以低壓升高為主,高壓有時候正常,這也算高血壓。而隨著年齡增加,大部分老人高壓升高,低壓正常,甚至低壓偏低,這也算是高血壓。
1、低壓高的高血壓
低壓高或低壓高為主,多見於中青年人,工作生活壓力大,長期處於緊的狀態肥胖、久坐不運動、吸菸等等都會啟用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活性,導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縮,低壓升高。
所以中青年人,在降血壓的時候,更要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堅持運動、戒菸戒酒、控制體重、減少熬夜、減少壓力,對於控制血壓幫助很大。
研究顯示:低壓每增加10 mmHg,腦梗死風險增加11%,腦出血風險增加23%。
低壓每降低 5mmHg,可使腦梗死腦出血風險降低40%;可使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風險降低14%。
2、高壓高的高血壓
老年人由於心臟的泵血功能還可以,但動脈的硬化比較嚴重,尤其是主動脈彈性越差,心臟射血時遇到的阻力越大,使高壓變得很高。同樣外週中,小動脈粥樣硬化也在加重,心臟舒張時喪失彈性的血管對血流產生的回縮力也減弱,導致低壓越來越低,這就是老年人的單純高壓升高的高血壓。
對於高年年,因為動脈粥樣硬化是高壓高的一個原因,所以合併疾病相對較多,所以在降血壓的同時,要兼顧心血管疾病。但對於老年人,如果沒有特殊疾病,只是單純的高壓升高,低壓正常,或低於偏低的情況,更主要參考高壓即可。
研究顯示:高壓每增加20 mmHg,腦梗死風險增加31%,腦出血風險增加24%。
高壓每降低 10mmHg, 可使腦梗死腦出血風險降低30% ;可使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風險降低23%。
總之,不管事高壓還是低壓,都很重要,都不能超出正常標準;不管是高壓還是低壓超出正常標準,我們都得想辦法把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
-
6 # 黃志豔大夫
最新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資料顯示,中國高血壓人口高達2.45億。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可以確診為高血壓。
收縮壓和舒張壓哪個更重要?有何依據?2015年,《柳葉刀》雜誌文章認為收縮壓降低至130mmHg以下能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
2017年,一項通過對14420名患者進行系統回顧發現收縮壓控制在120-140mmHg之間能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2019年7月,《新英格蘭雜誌》納入了高達130萬成人研究資料,以確定收縮壓和舒張壓對8年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或出血性卒中複合結果的影響。結果表明,收縮壓升高對預後影響較大。
與舒張壓相比,收縮壓與心腦腎等重要器官損害的關係更為密切。研究顯示,收縮壓升高增加冠心病死亡及卒中、缺血性心臟病死亡風險;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冠心病死亡和卒中風險最高。
舒張壓更重要的理由由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舒張壓是缺血性心臟病和卒中的“殺手”;以舒張壓75mmHg為基點,每增加10mmHg,則缺血性心臟病和卒中風險翻倍。心臟研究也顯示,舒張壓是心血管病和生存的終身危險因素。
舒張壓升高是高血壓發展的早期階段 ( 中青年 ) ,在60歲以下人群中,舒張壓是冠心病風險的主要預測因子。
舒張壓高而收縮期不高,多見於初期高血壓的病人,特別是年輕人。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熬夜加班等因素引起交感神經活性增高,周圍血管阻力增高,從而出現舒張壓升高。
舒張期高血壓往往是高血壓的早期階段。單純舒張壓升高可以通過生活方式的改變來改善,比如低鹽低脂的飲食,適當的運動,肥胖的病人通過減肥,規律作息,戒菸戒酒等。
收縮壓和舒張壓哪個更受醫生重視?
無論是收縮壓還是舒張壓都很重要,但收縮壓的臨床意義更大。研究證實,收縮期高血壓所帶來的危害性比舒張壓升高更大。在高血壓各種型別中,收縮壓增高最常見,而且更難控制,更易發生中風和冠脈急性事件。因此,醫生會更加關注病人的收縮壓。
-
7 # 京虎子
收縮壓即高壓,反映的是心臟收縮供血是的血壓。舒張壓是低壓,反映的是心臟處於休息狀態下的血壓。
從高血壓的診斷上,收縮壓和舒張壓是同等重要的,在高血壓的治療上也是一樣,130/80 mmHg是高血壓的標準,無論是收縮壓高了,或者舒張壓高了,都屬於高血壓,控制血壓也要收縮壓和舒張壓都控制住才成。
但是,在監測患者血壓的時候,醫生主要看的是收縮壓。
根據現有的研究,對於健康來說,收縮壓和舒張壓在監測心臟健康上的重要性是相同的,所以測血壓的時候兩個要同時測。
但是多數研究發現,相比之下,在腦卒中和心臟病的風險上,收縮壓高遠比舒張壓高更為危險,特別是50歲以上人群,這是因為心臟供血的時候對於動脈施加的壓力的原因,因此醫生更看重的是收縮壓的資料。
高血壓是一個極為常見的症狀,大多數成人的血壓不正常,或者是高血壓,或者是高血壓前期,因此每一個成年人都要經常監測自己的血壓。
在監測自己血壓的時候,同樣要優先監測收縮壓,但無論收縮壓還是舒張壓,只要有一個偏高,都要加以重視,從生活習慣的改變上入手,努力把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如果血壓無法控制住,就要吃降壓藥。
-
8 # 普外三角針
不管收縮壓還是舒張壓,都是血管內壁彈性的反應,不能單論哪一個更重要。
收縮壓:是當心髒收縮時,從心室射出的血液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這時血壓最大;此時內壁的壓力稱為收縮壓,亦稱高壓。舒張壓:是心臟舒張末期,血液暫時停止射入動脈,而已流入動脈的血液靠血管壁的彈力和張力作用,繼續流動,對血管壁仍有壓力,這時的血壓稱作舒張壓。亦稱低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成人收縮壓≥140 mmHg或舒張壓≥90 mmHg時,即可確診為高血壓。當收縮壓在120~139 mmHg之間或舒張壓在80~89 mmHg之間,被視為高血壓前期,無論哪一個高,都可診斷為高血壓,長期的高血壓會對全身的血管內壁產生損害。但是很多人都會比較關注高壓,然而對單純舒張期高血壓仍不容忽視,因為隨著病程延長,單純舒張期高血壓可以轉變為經典性高血壓。甚至向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發展。如果不及時治療,隨著年齡老化,預後就較差。
但是隨著年齡增加,收縮壓變得更為重要。在50歲以上的成人,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是比舒張壓升高更為重要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
一項新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答案。由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對此做了一次隨訪調查,他們在歐洲心臟雜誌上指出,在隨訪期間 50 歲時收縮壓大於 130mmHg 的成年人比小於此收縮壓的受試者發生痴呆的可能性高 40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60 歲和 70 歲的高血壓並未明顯增加痴呆的患病風險。因此這一發現將有助於明確預防痴呆的關鍵年齡段。
所以說,不管是收索壓還是舒張壓,都能夠反應心臟的功能,反應血管壁的彈性和張力,對於臨床醫生來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用藥參考價值。
-
9 # 咚咯隆咚
我們都知道,心臟就相當於我們人體內部的泵,它決定著我們全身的供血狀況。
當心髒收縮時,把大量的血液擠壓入動脈血管,血液湧入時動脈血管壁受到的壓力升高,我們把這個壓力就叫做收縮壓,即心臟收縮泵血時對血管壁所產生的壓力。同理,當心髒舒張時,動脈血管壁的壓力就會下降,這就是舒張壓。收縮壓主要反映的是心臟收縮的能力以及大動脈的彈性還有泵血量的多少,舒張壓主要反映了動脈壁的彈性和外周血管的阻力。收縮壓和舒張壓之差稱為壓差。
由於心臟在收縮和舒張之間不斷迴圈,所以無論是收縮壓還是舒張壓對人體的正常運轉都是極其重要的。
一般來說,隨著年齡的增加,血管彈性變弱,就會造成心臟收縮時,動脈血管缺乏彈性擴張,導致血管壁承受的壓力增加,收縮壓升高;而心臟舒張的時候,血管也缺乏彈性回縮,造成舒張壓降低,壓差增加。很多老年高血壓患者會出現收縮壓高而舒張壓低。
對於這類人群來說,在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降低收縮壓的同時保持理想的舒張壓,因為大多數降壓藥在降低收縮壓的同時都會降低收縮壓,所以舒張壓過低的情況應該配合使用改善動脈彈性的藥物,並且時刻關注舒張壓的變化,避免產生不良效果。
當然隨著年齡的增加,動脈硬化的出現不可避免,但我們可以通過日常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延緩其程序,比如加強鍛鍊、戒菸戒酒、低鹽低脂飲食等等。
最後祝大家都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
10 # 醫學小偵探
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將納入醫保報銷,可見我們國家對高血壓患者重視程度,而判斷一個人的血壓是否正常,大家都知道要看收縮壓和舒張壓是否正常,收縮壓即高壓,舒張壓即低壓。
那麼收縮壓和舒張壓到底哪個更重要?有何依據?實際上,關於收縮壓和舒張壓哪個更重要,一直是存在爭議的。
在很早時候,大家普遍認為舒張壓比較重要;後來慢慢研究發現收縮壓跟高血壓患者的預後關係更大,主要表現在115mmHg以上隨著收縮壓每上升20mmHg,我們患冠心病的風險就要上升30%左右,腦卒中風險增加40%以上,大量心肌梗死、腦梗塞、腦出血發生機率更大,而舒張壓增高反而影響高血壓患者預後沒那麼明顯,瞬間大家對收縮壓看的比舒張壓更加重要。
實際上,這是不對的,我們忽視兩個重要點。
第一,我們血壓是隨年齡不斷變化的,其中收縮壓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但是舒張壓不一樣,舒張壓開始也隨著我們年齡增長,但是到了五六十歲,它是有所下降的。而我們說這種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值即脈壓,如過大,超過60mmHg那也是特別危險的,長期脈壓差過大意味著我們血管硬化更加嚴重;
由於高血壓多為慢性靶器官損傷,而這個損害肯定也多表現在老年人身上,所以很多人錯誤認為收縮壓比舒張壓重要。而事實上,大家也知道高血壓基本上無法根治,對於高血壓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預防大於療效,年輕我們不注重高血壓預防,放任舒張壓增高,這種沉默的殺手同樣會不斷吞噬我們的壽命。
那麼降壓藥那麼多,如何進行“雙壓”管理呢?2018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推薦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利尿劑、鈣離子拮抗劑(CCB)、β受體阻滯劑等五大類藥為一線降壓藥。
回覆列表
在心臟舒張末期,心室停止向血管內泵血後,血液在血管壁的彈力和張力作用下持續流動,而此時血管壁受到的壓力稱為舒張壓,健康人的舒張壓介於60-89mmHg 。
2015年,《柳葉刀》雜誌一篇meta分析文章認為收縮壓降低至130mmHg以下能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
2017年,JAMA 的一項通過對14420名患者進行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發現收縮壓控制在120-140mmHg之間能顯著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及全因死亡率。
對於50歲以上人群來說,在評估高血壓危險度和預測心腦血管疾病罹患風險方面,收縮壓較舒張壓更為重要。
雖然如此,也不是說舒張壓就可以完全不被考慮。頂級期刊《柳葉刀》發表的研究認為,收縮壓和舒張壓升高對不同型別的心臟疾病起著不同的作用,較高的收縮壓更易引起個體的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或者穩定性心絞痛,而舒張壓升高則是腹主動脈瘤的良好指徵。
如何預防和控制高血壓?1、主食做到粗細結合,每日攝入穀類150~400g,其中有一半為粗糧或雜糧;
2、低脂、低膽固醇飲食,不吃肥肉和動物腦;
3、不吃含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
4、烹飪多用植物油,儘量不用動物油,每日用油量低於25g;
5、選擇魚、蝦、禽、蛋和瘦肉類食品,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質;
6、多吃富含鉀、鈣、鎂無機元素的食物;
7、飲食宜清淡,低鹽、低脂、低糖,不提倡高血壓患者飲酒。
高血壓患者的食物放心選富含鉀的食物:新鮮蔬菜如菠菜、萵筍葉、應季水果、薯類和豆類
富含鈣的食物:奶及奶製品、豆製品、蝦皮、芝麻醬、綠葉菜
富含鎂的食物:幹豆、鮮豆、蘑菇、豆芽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燕麥、藜麥、麩皮、紅豆、綠豆、杏仁、香菇、春筍
富含優質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瘦肉、去皮禽肉、豆製品、魚、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