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常聽身邊剛退休的朋友們在探討一件事:父母都八十多歲了,身體又不好,好容易盼到女兒退休了,以為可以回家照顧他們,結果人家小孫子出生了,兒子媳婦都在私企工作,勞動強度大,也沒有那麼多假期,也想讓婆婆去幫忙照顧。那麼問題來了,她該去誰家?照顧老的還是小的?

14
回覆列表
  • 1 # 旁觀者嵐

    隨著老齡化的加速,這是個十分普遍,又非常重要的問題,幾乎對每個家庭都是如此。

    所以我想不能只一個孝字一筆帶過。這個問題需要老中青三輩人都認真規劃,互相理解,各自退一步,才能長治久安。

    首先從老人說,因為我也近八十,過幾年和題目所說的情況完全一樣。

    題目說老人八十多了,就等著閏女退休後去照顧,那麼兩個老人原來是獨立生活的,而且把養老的責任完全交給女兒。我想這不很恰當,如果老人活到九十多,那女兒要伺候十幾年,女兒也七十多歲了,還能照顧的了嗎?

    所以老人不能把兒女拴在身邊盡孝,而兒女卻應該把老人放在心裡,多關心,多孝敬,如果有條件可以和老人住在一起,但是最好如有兄弟姐妹,大家輪班,或是僱保姆,或是送養老院。這些都不算不孝順,而是視具體情況而定。

    而老人要多學一點科學養生知識,增加健康期,能自理,減少對兒女的依賴,要知道,今天必定不是農耕社會,兒女繞膝,自己能自理時儘量居家養老。

    而60歲左右,退休的人差不多都要管孫子女,特別是媳婦坐月子的時候,因為這還關係到自己的養老,現在的年輕人個人意識很強,如果坐月子生了氣,那麼婆婆晚年養老是不管的。所以坐月子時是必須守在兒媳身邊仔細伺候的。這時家中的老人需請保姆或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或丈夫去照料。如果媳婦家有父母,而且有時間,可以多貼補一些錢,請親家伺候月子。

    總之,必須想到能幫忙的一切力量,儘可能兼顧。

    最後的一句,還有個人的身體,如果把自己累跨了,就一切都不用考慮了。

  • 2 # 桃默默

    這個問題,有點二選一的意味,其實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辦法回覆這二選一的結果,因為畢竟,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你能只要手心或只要手背嗎?

    我們能的,就是如何平衡這三者之間的關係,上有父母要照顧,下有孫兒要也要照顧,同時自已還不能全部放棄了自已的生活,全部犧牲自我去日夜照顧兩方,這麼做也都是不平衡和合理的。

    很多時候,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就需要藉助第三方的力量去幫助處理,比較給寶寶請個保姆,老人也尋個阿姨或送到相應的養老機構,都是合理的方法,而自已除了自已的生活之外的空餘時間,進行兩處多方走動,感受父母親情和天倫之樂,同時也算是儘自已的綿薄之力。

    關於經濟上,年輕人自已本就要要自已承擔自已養育孩子的義務,而自已給父母養老支付相應的人員工資也是合理的。

    關愛好自已,才是讓孩子和父母過上幸福生活的目標,而不是累垮了自已,最後難以負重前行的還是兒子和老人。

  • 3 # 彩霞

    父母年齡大了,需要照顧,孫子剛出生,也需要你照顧。我覺得你們最好搬到一起住,這樣既方便照顧老人,也可以照顧小孩。四代同堂,你們雖然很累,也是一種幸福。

    如果年輕人不願跟老人住在一起,又要你們帶小孩,那你只能跟他們說明白,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去解決。要二選一的話,肯定是去照顧老人。

    當然,爺爺奶奶有條件,有能力幫忙帶孫子孫女也是應該的。在你們要照顧年老的父母,沒有辦法滿足他們的要求時。他們也沒有任何理由要求你們違背倫理道德,滿足他們的需求。

    自己有八十多歲的父母要照顧,做子女的有再大的困難也不能拋下他們不管。沒帶孫子孫女,即是他們當時有意見,慢慢的他們會理解,尊老愛幼這個道理他們會懂。

  • 4 # 萍風竹雨123

    這個取捨非常簡單,先照顧父母。贍養父母是我們做子女的應盡的義務。不管什麼情況,我們都要把父母放到自己的心上,把贍養他們的問題放到第一位。

    父母是把我們撫養成人的恩人,他們不僅僅給了我們生命,而且給了我們生存的技能,對他們,我們最該做的就是及時回報。而不要等到父母沒了,"子欲養而親不在”。

    如果是父母和兒女兩種義務相比,確實是矛盾。但把對孫子孫女的照顧,放到與照顧父母相同的地位上,是有欠缺考慮的。

    當然,孫子雖然也需要祖母祖父的關愛,但是,對孫子的照顧永遠要放在對父母的照顧之後。對父母的照顧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是我們的回報,再說到底一點兒,那是我們曾經欠下的債,我們必須去還。

    而照顧孫子的義務不應該落在祖父祖母身上,孫子有孫子的父母,孫子的父母才是真正要照顧孫子的人。而祖父母照顧孫子孫女是一種義務之外的情分。所以根本不值得與照顧父母這種義務相提並論。

  • 5 # 肉丁育兒記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父母年紀大了,正是孩子盡孝的時候。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在外地務工,留年邁的父母在家,想要照顧卻又被工作和孩子絆住。家裡有兄弟姐妹的,可以讓離父母近的多費點心照顧,在外地工作的可以在經濟上多幫忙。

    我們家就是這種情況,我和哥哥都在外地工作,姐姐一家離孃家比較近,一直以來都是她在照顧父母。我們會偶爾往家裡寄錢,補貼家用,出力的活就靠姐姐。這麼多年姐姐辛苦了。

    現在在城裡買房了,就把媽媽接過來了,每天就在家給我做做飯,我們也能照顧她。

    如果是獨生子女,條件允許的話,最好把父母接過來身邊。這樣父母和孩子都能兼顧,也不耽誤工作。這就需要夫妻倆的相互體諒了,兩邊的父母都是父母,該孝敬一樣孝敬。老人和孫子孫女在一起,心態也會越來越好。

    誰都有老的時候,你怎麼對待父母,將來孩子就怎麼對待你。人到中年,肩上的責任自然越來越重。每天努力奮鬥,只不過是想讓家人過得更好,一家團圓才是最重要的。

  • 6 # 請叫我大姚

    這個問題看似不好解決,其實也不是無解 五六十歲的人真正是上有老下有下,重要的是還沒退休。別說伺候老小了,年齡大了,工作有時也力不從心了。

    好容易盼到退休,終於可以過兩天清閒的日子,追追劇跳跳舞旅旅遊浪浪街了。

    我的朋友玲的故事也許能給你些啟發 玲去年退的休,也曾幻想過退休後的自由自在,但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親讓她不得不面對。玲退休後第二個月就把母親接到了自己身邊,精心照料寸步不離。老人在女兒的照料下,無論是身體狀況還是精神狀態都非常好。今年三月份兒媳婦休完哺乳假要去上班了,兒子和兒媳婦商量著要把孩子送過來,讓玲幫著照看。玲有心拒絕,但看著孫子可愛的小模樣還是答應了下來。

    玲總以為自已能應付的過來,每天像個陀螺似的沒完沒了的忙,雖然比上班時還忙,但看到在自己的照顧下,老母親能頤養天年,小孫子能快樂成長,還是很有成就感。

    但是事情發生的太突然 這天,玲帶著母親領著孫子下樓去玩,剛會走路的孫子不消停地往東走走往西遛遛,玲只好囑咐母親坐在椅子上別亂動,她陪著孫子在草地上玩了會,回頭一看母親不見了,她四處張望不見母親人影,她想母親是不是回家了,她趕緊抱起孫子往家走,一路走一路看,到家門口也沒見到母親,她的頭“嗡”的一下嚇傻了。她一邊給老公兒子打電話,一邊抱著孫子往小區門外跑去,問門衛,門衛說好像出去了一個老太太,不知道往哪邊走了。

    玲像只無頭蒼蠅東跑一段西跑一段,也沒找到母親。兩個小時後從單位趕回來的老公和兒子以及趕來的弟弟和親戚開始撒網式的尋找。還好,天快黑時在離家不到1000米的商場找到了。玲連擔驚害怕帶著急上火,病到了。

    這件事發生以後全家人商量決定老母親和孫子還是留在玲的身邊,再聘請一位家政服務人員幫著玲照看。聘請家政人員的費用由弟弟和兒子共同負擔。

    這個結果你覺得還滿意嗎?你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 7 # 玫瑰蜜糖霜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很難取捨。

    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兩者兼顧,首先父母八十多,雖然身體不太好,但還不至於說生活不能自理,作為子女再怎麼樣也是有自己家庭的,不可能時時刻刻陪在身邊,但是我們首先要做的保證父母的一日三餐溫飽沒問題,其次可以抽時間過來陪父母聊聊天,並定期檢查身體健康。

    對於孫子雖說沒有義務撫養,但在中國,我們還是有必要的能搭把手就搭把手,但請注意,別一天24小時都盯著孫子,要事先跟兒子兒媳商量好只在他們上班的時候看孩子,其他時候他們自己照顧孩子,這樣的話可以保證你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和自由時間。也能讓兒子兒媳知道為人父母的不易。

    不要大包大攬。

    如果兩邊都協商好的話,我相信對於父母我們可以盡到自己的責任,對於孫子我們也可以做到很好的輔助撫養。

  • 8 # 雲淡風輕子君

    我正好也是到了這個年齡的時候了,上有老下有小,好在老的身體尚可自己能做上街收拾屋子做飯,小的正談戀愛還沒結婚。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會和大家一起商量達成共識,最好的辦法就是每天白天孩子送到老人這邊,忙不過來可以再僱一個保姆,自己在家孩子老人都能照顧到,也不用擔心保姆虐待老人孩子,自己也不會太累。

  • 9 # 啟源施華

    非要二選一就選照顧父母,子欲養而親不待,父母養大你,老了就輪到你回報她了,但是其實可以兩邊兼顧的,就是要累一點,就像我家,四世同堂,我老公外婆,老公父母,加上孩子,都可以照顧到,不過一大家子住是有那麼一點點不方便,都管好自己的嘴就行,之前外婆總看不慣孩子的慢動作,總擔心我們年輕的睡過頭,老早就叫我們起床,後來經過溝通,好多啦,有什麼事提前打招呼

  • 10 # 一股子清風

    這個問題旁觀者都會回答:“照顧父母天經地義”!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為什麼在照顧父母和照顧孫子間會有搖擺?還不是因為怕不去照顧孫子,到老了兒子媳婦調理,不養老嗎?

    不過最為別人女兒和婆婆兩種身份,確實很難。如果你要是兒子,那就是一個答案了,照顧父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進口寶馬和華晨寶馬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