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噓前面是人

    文在寅更能代表吧,一上來就大刀闊斧改革檢方,對財閥重拳出擊,在南韓,要動財閥,先得解決檢方。

    文在寅成立了特殊調查組,講調查高階官員職務犯罪的權力從檢方分了出來,這就是關鍵性一步了。

  • 2 # 高峰軍事觀察

    雖然相比前任老大哥李明博的政績,朴槿惠不但沒有多少進步,相反在一些領域還出現衰退,但是這不是南韓民眾拋棄她的根本原因。朴槿惠本來可以安穩的幹滿一屆總統,但是她在部署薩德系統問題上的選擇性錯誤,跳進了世界大國競爭博弈的火坑。薩德之後,閨蜜干政門醜聞就爆發了,朴槿惠捫心自問,迎合美國部署薩德是代表南韓大多數老百姓的利益嗎?

  • 3 # 真實星球

    觀察南韓政治不能以民意做為判斷一個政治人物的基礎。

    就如朴槿惠,在她的執政末期,因為一系列的政治事件,最終積攢了大量的民憤,並集中在了“閨蜜干政門”上爆發,釀成了全韓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越一千四百萬人上街反樸,遂成著名的“燭光運動”。

    若僅以民意作為臧否人物的標準,朴槿惠毫無疑問不能代表南韓大多數老百姓的利益——否則怎麼會有那麼多人放下工作、學習和養老生活上街反樸呢?民主政治雖然有“付費遊行”的說法,但規模想要達到“舉國”的程度,明顯不可能。

    但朴槿惠就真的沒有代表南韓大多數老百姓的利益呢?恐怕不是。

    朴槿惠任內,南韓經濟繁榮,就業穩定,只在任期末尾因為外交措置失當,引起跨太平洋危機,讓南韓經濟遭遇風險。

    但怕如此,從2013年她上臺到2016年她遭到罷免為止,南韓GDP增長一直維持2.7%以上,甚至在受其“遺澤”的2017年,GDP增長率更上漲到了3.06%。

    但依靠財閥帶動南韓經濟的同時,朴槿惠也沒有忘記身為總統的職責,也推動了利用高額遺產稅和複雜的股權法,去變相分拆財閥,對其加以抑制。

    如果對朴槿惠任內的政治成果還不夠了然的話,可以拿文在寅做下對比。

    而文在寅雖然口口聲聲抑制財閥,但一直沒有出臺強力法案,針對檢察機關的改革,雖然有反腐,打擊財閥勾結檢方的目的,但同樣也動搖了檢方的獨立性,讓南韓政治缺少了一個強大的第三方監督力量,而在南韓政壇充斥鄉黨、學閥、財閥和門生姻親的“關係政治”中,從遠期看,其實是嚴重動搖了南韓的廉政基礎——光依靠國會有用的話,同樣飽受財閥寡頭拖累的巴西、阿根廷也不會貪腐醜聞頻出了。

    由此可見,雖然朴槿惠被燭光運動推翻,乃至於成為了第一個被罷免的南韓總統,但客觀上講,朴槿惠在任上,絕對能代表南韓大多數老百姓的利益。

    - END -

    看見我們,發現世界

  • 4 # 適情雅趣

    “倒樸”浪潮之所以轟轟烈烈、陣勢龐大,不僅僅是由於“親信干政”事件的暴露,而是南韓民眾對官商勾結腐敗體制憤怒的集中爆發。從這一點上來看,朴槿惠不能代表南韓大多數老百姓的利益。

    朴槿惠加入大國黨,成為議員一直到當選總統,這就意味著她已經一步步走進了南韓固有的政界與財閥相結合的政體。也就是說,在財閥控制著經濟的南韓,朴槿惠是“身不由己”的,況且這些財閥都是在朴正熙時代崛起的,與“樸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儘管朴槿惠也有心“反腐”,或自已儘量避免腐敗現象(要求弟弟妹妹不允進入青瓦臺),但她萬萬不可能向這些財閥“開刀”。

    朴槿惠被逮捕時支援率僅為2%,雖然人們抱有同情心支援率可能會有所回升,但也不能說朴槿惠代表了南韓大多數民眾的利益。

  • 5 # 美國觀察室

    朴槿惠與朴正熙

    如果不是母親陸英修在1975年遭到暗殺,朴槿惠很可能成為一名電子科技科學家或者大學教授。母親陸英修被暗殺以後,朴槿惠被父親朴槿惠召回國內,開始履行第一夫人的職責,直到1979年朴正熙被殺。朴正熙被殺以後,繼任的南韓總統全斗煥開始批判朴正熙的“獨裁統治”。無奈之下,朴槿惠帶著妹妹樸槿令與弟弟樸志晚隱居。直到1997年,在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之下,南韓經濟遇到了困境。這時候,南韓人開始懷念締造南韓經濟奇蹟的朴正熙。朴槿惠趁此機會重出政壇,打出“為完成父親未完成的事業盡一點力”口號,順利當選南韓國會議員。此後,朴槿惠連續5屆當選南韓國會議員。

    2013年,朴槿惠當選為南韓第18屆總統,成為南韓第一位女性領導人,也是整個東亞第一位女性領導人。朴槿惠當選南韓總統以後,在內政方面提出了三大核心議題““經濟民主化——就業——福利”。2013年-2017年這5年間,南韓經濟年均增長了3%,完全走出了2008年經濟危機的負面影響。僅此一項,就能說明朴槿惠在擔任南韓總統期間是逮捕了多數南韓民眾的利益。在外交方面,朴槿惠採取了務實的外交策略,與中國、美國、日本都保持了相對友好的關係,改善了南韓的外交環境。

    崔順實與朴槿惠

    結論:從執政成績來看,朴槿惠表現得並不差。朴槿惠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主要原因是過於信任崔順實,導致權力被濫用,最終被南韓人趕下臺!

  • 6 # 局勢君

    朴槿惠顯然沒有代表大多數南韓人的利益,否則她也就不會被關進監獄,全部家產都被沒收,還被判處了一個牢底坐穿的下場。朴槿惠作為南韓歷史上第1位女總統,她的運氣確實不太好,因為她趕上了全球經濟的普遍性衰退的3年。當然在那之前朴槿惠也並沒有特別豐富的執政經驗,所以在臺上的三年表現的很一般,甚至很糟糕。朴槿惠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因為她的父母先後被刺殺,她自己沒老公沒男朋友膝下無子,孤身一人。因此她把閨蜜看得比較重要,把國家的安全看得比較重要,出於安全方面的風險考慮,她可以不顧及經濟利益。於是朴槿惠因為北邊核武器的威脅,在外交上面犯了大錯。拉著美中國人建立了導彈防禦系統,既得罪了北邊,又得罪了中國。最終給南韓帶來了一系列的制裁,導致經濟在整體下滑的情況下進一步下滑。而正是因為朴槿惠的這些做法,原本經濟就不好的年份裡繼續損害了南韓人的利益,才最終導致南韓人集體爆發,對她忍無可忍,活活將她逼下了臺,並送進了監獄。而朴槿惠那個飛揚跋扈的閨蜜崔順實的個人事蹟,僅僅是民眾對朴槿惠不滿的一個導火索。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她那3年做的不好,讓大多數南韓人失望了,甚至覺得自己受損了,大家對她才那麼激烈。

  • 7 # 布衣吳新建

    老百姓的利益有兩個,一個是根本利益,依附在國家這裡,所謂國破家亡。還有個人利益,依附在日常生活裡,柴米油鹽醬醋茶。

    問朴槿惠執政期間能不能代表南韓老百姓利益?南韓在,就代表。南韓沒有了,就不能代表。

    朴槿惠執政期間,南韓還是那個南韓,治理能力因時間太短,看到一些好的跡象,比如南韓的經濟有較快增長,南北關係有改善。問題出在哪裡?表面上是閨蜜門,背地裡是美國在東北亞戰略安排。

    朴槿惠在處理與鄰國關係上,傾向比較明顯,有意無視美國的存在,特別是與普京一同來參加紀念反戰勝利,讓美中國人覺得特別不爽。

    還有就是美中國人要在南韓安裝薩德,這個是極壞想法,不符合地區和平穩定,朴槿惠拖著不辦,美中國人治南韓總統有的是辦法,迫於無奈,與美中國人簽了協議,但就是不落實,好,你不落實就讓你難堪,下臺。

    於是,就有了後面一連串對朴槿惠極不利的事情一個個被端了出來。

    客觀的說,朴槿惠不是完人,有不足,目前看,個人品質可以,私心雜念不多。不能算一個好總統,但可以算一個好人。

    閨蜜門可以把責任推到她身上,對閨蜜利用她獲私應該負有責任。

    只是南韓人沒有區分這個責任的性質,屬於過錯,還是屬於犯罪。

    她有錯,被閨蜜利用,也就是俗說應負監管領導責任,領導人要管好自己身邊的人,管不好就是失責。而不是犯罪,她沒有參與,沒有從閨蜜貪贓枉法裡獲得任何好處,甚至不知情。

    這正是悲劇所在。

    南韓人說起來講民主依法辦事,但處理問題比較簡單,受制於美國大事小情看美國臉色,再加上歷史傳承的你死我活黨爭,於是,歷任總統幾乎個個沒有善終。

    一個兩個不得善終還可以理解,十幾個個個都不得善終,南韓政治肯定有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老師教育並輕微體罰了您的孩子,原因是您孩子有錯的,後續您會怎麼處理?